(点击以上音频,即可收听)
清明时节忆父亲
作者
王家岭朗诵
秀秀
我的父亲故于年,终年46岁。
那天上午10点,当我听到母亲一声惊呼时,我和三哥从床上跳下,三两步跑到里屋。父亲瞪着一双大眼,招着手……。他,多么不舍地离开了他的老母,他的爱妻,他的心爱的五个子女。他没能看到几个月后就要出生的大孙女;他没能看到一座座新房的落成;他没能看到小儿子考上大学;他没能看到改革开放后生活上富足的变化。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那一天,阴历七月十五日。
五天后,父亲下葬,当我拖着沉重的步子,最后一个离开坟地时,瞬间觉得自己长大了许多,我的父亲,爱我疼我的父亲永远离我而去了。回到家中,邻居叔叔递给我一碗饭,就地坐在西屋的门口,端了一顿饭的功夫,一口也不能下咽。直觉得,四周阴沉沉,心中的天在塌陷。
多年过去了,每当深夜忆及,只能牙咬上唇,泪流满面。恨人力的无能,恨苍天的不公。
多少年过去了,每逢中秋,每逢春节,每一个节日,每一件喜事,都不忍却又不能不引起对父亲的思念,有几次突然的由喜转悲,让妻子深感意外,莫名其妙。
我的父亲是苍桑巨变的一生,每每想起老人家由奢入俭的岁月,做儿子的该有多么心疼。
祖上留下的房子,虽不能说雕梁画栋,但四梁八柱清晰可见结实宽敞。我的堂叔不止一次提起过,我的父亲典礼时,傍晚去了五六支枪去接。想必典礼的场面很是隆重,想必我的祖上也很殷实,想必我的姥姥家也是陪嫁了一些东西的。只记得我母亲的梳妆台,在我大哥结婚时给了大嫂——看上去依然富丽。
爷爷弟兄三个,我的爷爷排行三。我父亲独子一个,最大的堂叔小我父亲11岁,在那个多子多福的年代,早年三门一子该是多么金贵。我堂叔听老人说,一大家人把父亲娇惯的,吃花生吃到,小便都是奶色的。
我的爷爷去世的早,奶奶又不能下地干活。靠土地为生的家庭,虽有几亩地,因劳动力少,家境日渐衰落。及至解放后靠工分吃饭,母亲有病,未成年的子女多,更是难上加难。
进入七十年代,眼看着一个个子女要谈婚论嫁,一家人只有八间房屋,一家之主的父亲该是多么心焦。
常看到劳碌的父亲,收工时手里偶尔掂个一砖半瓦,那是在收工的路上捡来的,是要为盖房预备材料。有时候收工后顾不上吃饭,又匆匆返回,那一定是在收工的路上,要么遇见了一片草,要么是遇到了一片他人没来的急扫的树叶,生产队时,积点肥也可以换几个工分。
有一年,父亲主动承担了生产队掏大粪的活计,这个活脏累不说,还要遭别人的白眼。父亲之所以顶着压力接下来,是因为这个活有灵活性,只要完成任务,不仅全年记满勤,而且,可以自己支配剩余的时间。父亲在掏粪之余,到沟河岸边割草,到树林下面扫树叶。这年的夏秋之季,不管是烈日炎炎,还是刮风下雨,总能看到父亲忙碌的身影,一捆捆青草把父亲压的低头弯腰,喘不过气来。割来的草需要晒干上垛,早上看看天好,把垛扒开,摊起来凉晒,晚上怕有露水或是下雨,又要重新上垛。忙碌了一个秋夏,卖了三十元钱。
手里有了点额外的收入,父亲首先想到的是装点门面,我们把家里的院子盖了一个院门,能工巧匠的堂叔,还在门上雕刻了花鸟,一时间,一道街从东到西,我们家的门楼最醒目,后来有几个邻居也仿造了起来。
哥哥们和姐姐不忍心看着父亲那样为家庭操心劳累,一个个先后丢弃优异的学业,离开心爱的学校,走上工作岗位,为父亲分担忧愁。随着劳动力的增多,加上姐姐和哥哥们的出色工作,家境变的好了很多。全村人看着父亲正在走出困境,为他高兴时,76年冬,父亲查出了癌。
那是一个冬日的中午,下学后的我回到家中,端起一碗饺子,坐在门槛上,当我张大口要吞下第一个饺子时,感觉到气氛有点异样,觉着周围的空气像凝固了似的,看看四周,全家人没一个端碗。短暂的沉默后,听父亲说,你们不用哄我,你们说没什么,我能从你们的脸色上看出来,我不再看病了,最后一句话说的斩钉截铁。我听懂了一些,我不知道这之前,凶险在一步步逼尽亲爱的父亲,大难在一天天逼尽我们全家。
我的父亲正值年富力强,一向身体结实。打我记事起,从没见他吃过一个药片,从没听他说过哪里不舒服,铁打的身板,英俊伟岸,古铜色的脸庞,声若宏钟,在我幼下的心中,是一直引以为荣的。
70年代的医疗水平,尽管家里人及所有亲朋想尽了一切办法,无情的上帝还是夺走了父亲年轻的生命,没能让亲爱的父亲多陪伴我们一些日子。
父亲只陪我走过14个冬与夏,很多记忆已经模糊。但依稀记得,晚上睡觉前给我讲薛仁贵征西的故事,顺便用薛仁贵的名字给我说谜语;还能够记得,让我骑在他的肩膀上去外村看电影,回来的路上让我复述电影的情节。父亲教我打算盘;父亲盯着我描红模字。无论家里多么困难,疼我年幼,也为我的学习,很少让我干同龄孩子都会为家里干的杂活。
我的父亲和中国农村大多数的父亲一样,虽没给我更多的言教,但他的朴实勤劳,他的与人为善,他的宽容大度,他的乐观向上,他的刚毅,他的坚韧,影响着我的一生。
望有来生,我仍做您的幺儿,您伴我从童年到少年,从青年到壮年,我陪着您一天天老去,您能够安享天伦。您能够安静的坐下来,有人为您端饭,有人为您沏茶,看一看儿孙满堂,看一看生活的变化。给我一个尽孝的机会,了却我在世上为人子能为父尽孝的心愿。
(作者:王家岭,文学爱好者。)
朗读者简介:
张秀娟,小学语文高级教师,网名秀秀,一名热爱生活的诵读者,参与大型朗诵大赛,录制有声系列长篇童话故事。
文化资讯公众平台
本期作者:王家岭
本期诵读:秀秀
编辑:谷乡
版式:清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