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即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或二日。在这一日,禁烟火,只吃冷食,所以叫做"寒食节",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
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后因相似的祭扫风俗,寒食节与清明节合并,寒食节渐渐被人们遗忘。到现代,很多人只知“清明节”,不知“寒食节”之名了。
在清明节来临之际,滨州网与广大网友分享关于寒食节、清明节的诗词。
《寒食野望吟》
唐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清明》
宋*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风筝》
清曹雪芹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清明日忆诸弟》
唐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念奴娇·春情》
宋李清照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采桑子·清明上已西湖好》
宋欧阳修
清明上已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
宋苏轼
春事阑珊芳草歇。
客里风光,又过清明节。
小院*昏人忆别。
落红处处闻啼鴂。
咫尺江山分楚越。
目断*销,应是音尘绝。
梦破五更心欲折。
角声吹落梅花月。
《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
宋晏殊
六曲阑干偎碧树,
杨柳风轻,展尽*金缕。
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
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来源:“古诗词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