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又叫踏青节,节气在仲春与暮春之间。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的欢乐节日。
相传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曾经流亡国外,生活异常艰辛甚至每天食不果腹。有一次重耳饿得晕了过去,他身边的大臣介子推偷偷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烤熟了喂给重耳吃,就这样重耳度过这个难关。许多年以后重耳回到晋国成为了晋文公,他赏赐了许多与他同甘共苦的大臣却把介子推给忘了。这时晋文公手下的忠臣给晋文公谏言提及赏赐介子推,晋文公才恍然大悟要封赏介子推,谁知介子推为人忠厚老实不仅不要赏赐还归隐田园。看晋文公如此无奈到一筹莫展,他的大臣又纷纷给他出主意,谁知阴差阳错下却令介子推与其母亲双双丧命。晋文公知道后伤心不已,并命人将其与其母同时葬在了大柳树下。再后来晋文公将介子推死亡的这天定为寒食节,又因寒食节与清明节很接近于是慢慢演变成后来的寒食节与清明节于前后一天,寓意有纪念逝去亲人的含义。这也是清明节扫墓,踏青等活动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