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清明佳节跟随先人足迹,体验别样清明
TUhjnbcbe - 2022/6/17 15:27:00

清明节是中国延续已久的传统节日,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于“天、地、人”的统一。

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折柳赠别

折柳枝赠别亲人,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用离别赠柳来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放风筝

每逢清明时节,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筝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在当今时代,我们度过清明节的多种多样,那在我们的先祖的眼中,清明佳节又是何种光景呢?让我们透过诗歌的千年余韵,一同感受古时烟火人间在清明佳节所呈现别样风采。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下滑图片查看)

诗人在细雨绵绵的林间小道漫步,他不仅想把自己的惆怅寄情于酒中,更寄托于清明节这静谧而祥和的景象,仿佛滴落的雨滴便是自然留给诗人的一丝慰藉。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下滑图片查看)

伴着落日的余晖,西湖呈现出了另一番醉人的景象。踏青的游人渐散,只闻流莺啼叫;微波泛起的湖面,倒映着红日鲜艳的光辉,如同铺上了一层金色的粉末。

清明日

[唐]温庭筠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

柘弹何人发,*鹂隔故宫。

(下滑图片查看)

清明佳节,万物生长,微风载着满园的桃花香气吹荡开整片田野,摇曳的郁金花如同红色的海洋,在柔风的轻抚下激起一波又一波的涟漪,诗人身处其中,也不得不感叹这生机勃勃之境。

古人寄情于景

用手中的笔墨挥毫出他们眼中的清明

寄托哀思愁绪

清明节

不单单承载了个人的强烈情感

更承载了千年的中国文化的底蕴

THEEND

近期发布

关于进一步做好校园疫情防控的通知我校年学生资助宣传大使宣讲纪实春日来信丨花开又一年,桂工三月春满园

图片设计|莫煜畅浩封面丨莫煜畅浩

编辑丨莫煜畅浩

审核丨边晓杰*丽责编丨李娟

学工在线投稿邮箱:glutxgzx

.
1
查看完整版本: 清明佳节跟随先人足迹,体验别样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