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淡若水
《庄子·山水》有云:“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交淡若水,意思是说君子之间的交情,淡得像水一样,不含杂质,虽平淡,却亲近。真正的朋友与金钱无关,与身份地位无关,贵在真心。自古多少文人墨客发出感叹,“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你有难,他不袖手旁观;你有成,他不曲意逢迎。最真的友情,只求一份真诚相待,一生真诚相守。不淫之度
《庄子·达生》有云:“彼将处乎不淫之度,而藏乎无端之纪。”不淫之度,意思是说做事情有个恰如其分的度,举止有度,进退有度,不要过度。吉藏凶,凶藏吉,人生贵适宜。为事业要努力,但不能无节制牺牲健康。为感情,要真心付出,但不能丢掉自尊。水满则溢,物极必反,凡事超过一定的度,往往得不偿失。人生适度,方能坦然。先学会爱自己,才能去爱别人
《庄子·人间世》有云:“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事情一多就杂,一杂就乱,乱了就容易招祸,直至无可救药。所以古代的圣人,都是自己先站得住,然后再去扶持别人。一个人首先要把自己安顿好了,才能去照顾别人,如果自身难保,又如何有能力去帮扶别人呢?古人说修齐治平,先修身,再齐家,然后才能治国平天下。自己家宅不宁,又如何去匡正天下呢?凡是都要有个基础。君子务本,爱人从自爱开始。人贵自知,方得富贵
《庄子·人间世》有云:“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螳螂用力去挡车,但是却挡不住,它不知道自己挡不住,这主要是因为它过分高估自己了。人贵有自知之明。一分本事一分银,自己到底有多大的能力,自己心里要清楚。当下的境遇是自己的能力使然?还是同行的吹捧?还是平台的高度?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看到自己的长处短处,明白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这样才不会误判形式,遭遇人生的滑铁卢。狂妄自大不可取,妄自菲薄也不能有。不能高估自己,也不要低估自己。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看人不顺眼,是自己境界不够
《庄子·天下》有云:“不谴是非,与世俗处。”不要总是争论是非,要学会和世俗和谐共处。南怀瑾在《论语别裁》里有这么一句话:人号称万物之灵,是人自己在吹,也许在猪、牛、狗、马看起来,人是万物中最坏的了,“专吃我们猪、牛、狗、马”。世间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立场,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起来天经地义的事情,易地而处,可能看起来并不那么顺眼。一个人看不惯的事情越多,说明这个人格局越小。不同的立场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东西,真正成熟的人往往都懂得换位思考,懂得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人生在世,难免有看不惯的人和事,放宽心,一笑而过。事不可为,顺其自然
《庄子·人间世》有云:“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内心修养很高的人,不管什么境遇都不会改变自己的心境;如果事情无法挽回,他们总能安于天命,这是德性修养的极点。人力有时尽,有时候,人生总会遭遇难以掌控、无可奈何的事情。这时候,不要求全责备。尽人事,听天命。只要自己问心无愧,就应该坦然接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本就是起起落落。要学会改变心境,随遇而安。内心清明,方能不迷失
《庄子·人间世》有云:“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人的耳朵可以听,眼睛可以看,心可以去想,但是这些都是有限的,只有用虚空的心境才能把握对大道的观照。心斋是心的斋戒,不要被欲望牵引,不要被浮华迷惑,这样内心才能清明澄澈,不至于走弯路。心灵是一间屋子,只有把里面的杂物清理之后,才能放下更多东西。五色目盲,五音耳聋。太多的欲望只能让自己迷失。诸葛亮曾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保持简单淡泊,内心安宁快乐,才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