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清明节一般是每年的4月4~6日,正值春天,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项重要活动。
在我国古诗词中,就有很多文人雅客清明为题,描述清明时节的景象:
清
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
明
日
对
酒
[南宋]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
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
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
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
一滴何曾到九泉。
在民间,也流传着诸多关于清明的谚语: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植树造林,莫过清明
清明时节,麦长三节
这些农事谚语,都是在说清明前后气温升高,雨水增多,适合春耕春种。
除了踏青和祭祖,在中国的不同地区,清明时节还有插柳、放风筝、撑会船、荡秋千、吃青团等习俗活动。
年,清明节被列入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