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日,天色正蒙蒙,街边的小角人声清脆,远处的农田炊烟渐生。每到此时,一颗叫思念的种子便会在我们心中萌发,恰如人声渐远,又如炊烟飘散。
四月正值春和景明、草木萌动。万物似乎染上了一层哀伤。我们触景生情,缅怀先人。
逝者已矣,缅怀之余。我们更应该学会接纳当下,珍重眼前。好好活着,才是对先人最好的告慰。
那些形容清明的古诗词
有一种清欢叫清明
《清明》
宋代王禹偁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恰如诗人读书过清明,
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寂寞。
踽踽独行是人生的常态,
学会和自己相处,和自己对话,
才是对自己最大的理解。
有一种清明叫游子思乡
《清明呈馆中诸公》
明代高启
新烟着柳禁垣斜,杏酪分香俗共夸。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卞侯墓下迷芳草,卢女门前映落花。喜得故人同待诏,拟沽春酒醉京华。
柳嫩新芽,树落早花。春光乍泄,流云物华。
游子漂泊,志者拼搏。忘身于外,谁不念家?
有的人飘身离乡,为学业,为理想,为大志,为国家......
或许我们因种种原因,不能返乡一探。但可以致电、写信、留言......为远方的人捎去南方的思念。亦可与好友“一醉京华”。
有一种落寞叫庭轩寂寞近清明
《青门引·春思》
宋代张先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风雨送微寒,庭轩无人。恰如“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人不开”。
有时候,我们会突如其来地思念某人,甚至于夜不能寐。
古人常有“一醉疏狂”,未免不是排遣愁绪的无奈之举。
“忧来无方,人莫知之”。忧愁的到来没有方向、来由,没有知道它怎么来的。我们能做的只有静下来分析它,尽快走出苦恼的阴天,以积极的心态和面貌去面对晴天。
那些介绍清明的书籍
清明旧事
阎建滨著
原生态中国节丛书
河北大学出版社,保定,.09
-7---6
K.1/11
社科图书二厅(室)
散文-作品集-中国-当代-节日-风俗习惯
本书用大散文的形式描写历史上中国人过清明节的各种风俗习惯、历史传说、诗词书画、文史知识等,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清明与寒食(馆藏电子书)
高英慧编著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长春,.05
-7---0
K.1
节日-风俗习惯-简介-中国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在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