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来了。关于清明节的诗词非常多。
今天,我们分享一篇文章《诗词中的清明节:一半明媚,一半哀伤》。
文章由兴天汇培训学校的口才老师安娜老师朗读。
关于清明的古诗词,
最有名的属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诗一开始就为清明定下了一个“愁”的基调。
清明处于暮春之际,清明过后春事慢慢结束,
落花满天,细雨纷纷,
确实容易引起人的悲伤情绪。
吴文英的《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有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之句,
风雨凄凄,教人不忍见闻;
他也有“时霎清明,载花不过西园路”之句,
都是凄凄惨惨戚戚,
因为清明节对吴文英来说不只是一个节日,
更是他与爱人分离的伤痛日子。
“西园”,在苏州,是吴文英和情人的寓所,
二人亦在此分手,
所以西园实在是一个悲欢交织之地。
这一年清明节,西园依旧是那么美好,
“嫩阴绿树”,芳草萋萋,
正是游春的好去处。
只可惜,伊人已经不在,良辰美景都是虚设,
故地重游徒增伤感,因此“载花不过西园路”。
对于陆游来说,清明节更是不同寻常。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它并不仅仅是一个节日,
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
一种挥之不去的缅怀,一种浓浓的乡情。
曹组在清明节临近时喟然叹曰:
“年时酒伴,年时去处,年时春色。
清明又近也,却天涯为客。”
清明节又快到了,美丽的春光还如当年,
只是人已不再如昔。
词人旧地重游,往事历历在目,
身边却没了当年的酒伴,
思念之情、今昔之恨,喷薄而出。
高翥笔下的清明更加凄怆——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冥纸成灰,漫天飞舞,好像白色的蝴蝶;
思亲情切,泪滴成血,仿佛染红了杜鹃花。
景色之凄惨,人心之悲痛,
在这两句诗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张炎看到的清明雨不是纷纷的细雨,
而是“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
只是作者身为流浪之人,
遇上这倾盆大雨,尽显狼狈之相。
雨势越大,愈衬托出他的心酸悲恨,
因此“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
这种酸楚,除了羁旅之人,无人能解其中味。
清明承载了人们太多的悲伤,
因此它是一个十分伤感的节日。
但它同时又是春光明媚、山清水碧、
桃红柳绿、草长莺飞的美好时节,
是人们走出家门赏春踏青、欢饮宴游的好日子,
因此,它也是一个充满欢乐、喜庆的节日。
欧阳修“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言清明节时的西湖正是美好的时候,
满眼都是一片繁华景象。
晏殊“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鹂一两声”,
则更加细腻地描写了清明美景,
恬淡清新,丝毫没有悲伤之情。
辛弃疾在为朋友的祝寿词中写道,
“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
更是充满了积极向上的乐观情调。
也有程颢的“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指出清明游春之乐。
薛昭蕴将清明的美丽与自己得意中举结合在一起,
发出“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的感叹,
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其实,古诗词中的悲愁也好,欢乐也罢,
都是一种积极的情绪,
皆因诗人用一颗善感活泼的心灵感受生活、热爱生活。
因此,不要太计较诗词中的悲愁与欢娱,
只要它能打动我们、感发我们,
它就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文章来自网络,侵删。朗读者介绍
安娜老师
绵阳兴天汇培训学校口才与戏剧表演全职教师,戏剧表演专业毕业,曾担任上海迪士尼《金色童话盛典》全职演员,参演百老汇音乐剧《摩登米莉》,拍摄肯德基中国30年广告片,获得全国健美操大赛优秀教师奖,获得青岛啤酒NBA啦啦队中国西南八强,曾参演电视剧《谋局》、《生活像阳光一样灿烂》等。
暑假学年
暑假
安娜老师
主讲
幼儿口才专项课程
和
儿童戏剧表演入门课
现在开始预报名
详情联系吴老师
——推荐学习资料——
学校介绍
绵阳兴天汇艺术培训学校
(办学许可证:)
绵阳晚报小记者俱乐部指定培训学校
绵阳幼升小五大项目训练中心
绵阳“最强大脑”数独项目训练基地
慧写作文绵阳独家授课中心
火炬实小合作课程提供方
吴老师智慧数学独家教学中心
彭先生满分作文独家授课中心
绵阳兴天汇教育培训学校学校主要开设有小学数学思维、作文写作、幼升小五大专项、幼少儿特长、中小学培优、中高考提分、英语、幼少儿编程、书法、小创客、数独、专注力、左右脑、播音主持、口才训练、舞蹈、美术、跆拳道、篮球、智能钢琴、非洲鼓、模特走秀、爵士鼓、幼少儿街舞等精品课程。
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