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历数苍南民间非遗文化,金乡清明节这个民俗
TUhjnbcbe - 2021/12/7 15:16:00
彭洋挂号多少钱 http://m.39.net/news/a_9332503.html

钟灵毓秀的苍南诞生了璀璨的非遗文化,米塑、糖金杏、点色剪纸、木活字印刷术等历史悠久。今天,就让小金为大家详细介绍苍南的非遗文化。

金乡清明祭

年,“金乡清明祭”列入第四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金乡清明祭暨城隍庙会活动,是一项大型的岁时节日和城隍出巡民俗活动,更是一项独特的祭奠明代抗击倭寇而牺牲的官兵仪式活动。清明节及后两天,民众到城隍庙都为自已的祖先(抗倭将士)和已故亲人做超阴保阳佛事,和尚诵经、师公做道场、请城隍爷下殿、城隍爷出巡、到义冢地举办祭吊抗倭将士仪式、游街串巷等环节。主要内容有迎神、祭祀、娱乐等,蕴含着丰富的民间音乐、舞蹈、美术、彩扎等文化艺术的项目。

点色剪纸

苍南点色剪纸巧妙融合了剪纸、国画、水彩画、民间绘画等表现技法,在民间受到广泛喜爱。与中国其他形态的剪纸艺术一样,点色剪纸发祥于民间的民俗活动,起始于丧葬祭奠、佛事、太平纸龙、门神画等纸扎装饰,早期作品的内容主要以人物、神佛、瑞兽、山水、花鸟等吉祥图案,来表达人们祈求平安吉祥的心理和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

年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米塑

年,“苍南米塑”列入第四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米塑是一门综合的民间传统艺术,融合了雕塑、戏剧、纸扎、剪纸、书法、绘画等艺术,并且需要通晓民俗民风、传统故事、吉祥纹饰。米塑作品主要靠手工将米糕团和以颜料揉捏而成,但细微之处,如人物五官、衣褶,花卉之蕊、瓣、枝、叶等等,则用骨制或竹木、铝制的形状不一的小刀具雕镂、装点。塑后,涂上麻油(无色透明),使其更显得流光溢彩,引人入胜。

矾塑

年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矾塑为有“世界矾都”之称的苍南县独有。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由矾窑结晶工刘肇宝发明。因他最早利用明矾液结晶的原理,以彩色纱线裹扎铜丝造型,放明矾结晶池自然凝固,制作矾塔,故明矾工艺品原统称“矾塔”。五十年代后,表现题材扩大,品种花样增加,不论传统的花鸟走兽、亭台楼阁、戏剧人物及现代的飞机、汽车等,均制作精巧,造型独特,绮靡浏亮,别具地域特色和观赏价值。

糖金杏

这是温州地区一项有特色的民俗。石榴,温州方言叫金杏。糖金杏,是将白糖染成红色,煎成浓汁,然后用模具压出石榴形状,冷却后即成。据说,它最初是纯白色的,因为当时没有食物染色剂。

以后随着人们对红色的喜爱,而民间做喜事,则普遍把红色作为吉祥、兴旺、喜庆的象征,如婚娶时,除环境装饰上满堂皆红外,新娘要穿红衣红裤,腰系红带,头顶红绫,足穿红鞋。新郎要披红。.....等。为符合民族的审美观念,糖金杏也变为红色了。

木活字印刷术

苍南木活字印刷主要用以当地民间族谱印刷而活态存在。刻字一般选用橖梨木,先以毛笔书以反手字后进行雕刻,字体一般为老宋体。印刷工序复杂而规范,包括刻字、排版、印刷、装订等过程和取材、制字模、写字(反手字)、刻字、理稿、检字、排版、校对、切纸、刷印、晾干、排序整理、打孔、搓纸订(装订线)、装订、封面等10余道工序。整个印刷过程技术含量高,独具浓郁的传统印刷特色。这种技艺是中国古代印刷技术的活化石。

南拳

温州南拳是浙南地区的汉族传统拳术之一。作为广大民众历来喜爱的健身项目,千百年来盛传不衰。在全国南拳种类中,温州南拳有其独特之处,被列为全国种优秀拳种之一。年,温州南拳入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根据“这里是温州”等

1
查看完整版本: 历数苍南民间非遗文化,金乡清明节这个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