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
清明这一天细雨纷纷,走在路上的旅客情绪低落。向当地人打听附近哪里有酒家,牧童指了指不远处的杏花村。
知识小链接
1
清明节还有哪些名称?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一般出现在公历的4月5日前后,这时正是春天,气温开始升高,农作物开始茂盛地生长起来,人们也会进行郊外踏青、祭祀祖先等活动,所以清明节又叫踏青节、祭祖节。唐朝时期,皇宫里的妃子、宫女这些人要在这一天荡秋千,所以清明节在当时又被称为秋千节。
2
杏花是一种什么花?
杏花是一种古老的花木,在我国已有二三千年的栽培史了,在民间传说的十二月花神中,杏花属于二月花神。每年春天是杏花开放的季节,大片大片的杏花开得白一朵粉一朵的,非常漂亮。
小故事
曲江会及第花
唐朝时期,读书人喜欢参加进士考试,考中的称为“进士及第”,是一件非常风光的事情。进士考试每年春天在都城长安举行。长安城南面有一个曲江池,池边上有一个亭子叫曲江亭。公布进士名单这一天,榜上有名的进士一下子天下闻名,心情自然好得不得了,所以都会跑到曲江亭去参加宴会,狠狠地庆祝一番,这称为“曲江会”。这时候的曲江亭周围都开满了杏花,所以杏花又被称为“及第花”。
杏林
相传在三国时期,有个医生叫董奉。董医生医术非常高明,他住在一座山上,天天给人看病,董医生有个习惯,那就是看病从来不收钱,但是要求治好了病的人在山上种杏树,来看病的人很多,种来种去的,山上就种满了杏树,成了一大片杏林。这些杏树每年会结很多杏子,人们想来买,但是董医生不卖,他在杏林里盖了一间仓库,告诉人们说:“杏子不要钱,只要拿一罐粮食倒在仓库里,就可以换一罐杏子回去了。”人们于是都拿粮食来换杏子,仓库里到处堆满了粮食。董医生会把这些粮食送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一年要送出去好多好多粮食。董医生既救治病人,又救助穷苦人,非常令人敬佩。后来,人们就用“杏林”来作为医学界的代名词了。
记得在最右下角点在看哦小小程谢谢客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