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谢东升朗诵清明作者晓吾
TUhjnbcbe - 2021/9/16 21:01:00

作者:晓吾

朗诵:谢东升

音乐设计:海峰

这一天,我们约好了,

都要回到出发的地方。

举行一个仪式,面对祖先或深爱的人,

行相思之礼。

这一天,在华夏腹地,

是一个生机勃发的日子。

油菜金*,柳条飘絮,万物萌动。

植物的根蔓汲取到足够的营养,

开始复苏。

营养,是一棵树或一株草生生不息的关键。

爷爷奶奶去世的时候,

我们披麻戴孝,扶棺上山,

在棺木入土之处,堆一座坟茔。

然后,每年清明我们会回去,

往坟头捧一捧土,拔去杂枝。

父亲说,必须这样,这是我们家的根。

世世代代的中国人都如此规划人生,

他们把纯朴善良不屈勇敢深深镌刻在骨髓里。

活着的时候孜孜不倦,哺育亲人。

死去之后,就融化在离家不远的土壤里,

融化成营养,哺育粮食和希望。

我们能够接收到这种讯息,

每当临近这一天,便无比强烈。

它迫使我们停下一切,踏上归程,

去检查一下出发前跪着种下的心愿,

是否长出嫩芽,脉络是否清纯。

然后我们伏下身,与泥土和根对话。

用一支香的烟,一张纸的火,

搭建时空通道。

告诉通道那边的人,我们的喜与悲,

我们的忧与幸,我们彼此分离的痛。

清明,是华夏儿女的精神归属。

我们用这样独特的崇拜延续我们的文明。

这一天,属于爱和崇敬,属于血脉和英雄,

属于直接间接赋予我们生命,

并且在暗夜里为我们掌灯的人。

这一天,属于所有的炎*子孙。

属于香溪河边的神农坛,烈山腹地的炎帝陵,

始祖山顶的轩辕庙,曲阜城中的大成殿。

这一天,我们五体投地,

缅怀伟大文明,缅怀苦难牺牲,

以此反哺我们来时的线索和足印。

我们的父辈和先祖,

还有那些为缔造和捍卫而倒下的身躯,

他们耸立成山,

耸立成每一个清明里最伟岸的纪念塔。

我们肃立于塔前,奉上鲜花,默然肃立,

用目光告诉那些已经远去的背影,

生有清明,死有清明!

作者:晓吾

襄阳籍诗人、词作者。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诗歌音乐专委会主任、襄阳市音乐家协会理事、襄阳市摄影家协会会员。著有诗集《跟我去流浪》、《把我的背包送给你》、《等一场温暖的暴雨》,著有诗歌摄影集《湾上有炊烟》。多年来致力于诗歌音乐艺术的研究和创作,代表作品有《侠客襄阳》、《春眠不觉晓》、《湾上有炊烟》、《一诺一生》等。

朗诵:谢东升

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长,中宣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朗诵播音专家团专家,中华文化促进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诗歌学会朗诵演唱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广播电视台播音指导,武汉市全民阅读促进会副会长。中国电视主持人三十年风云人物,“金话筒”百优奖得主。

END

来源

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谢东升朗诵清明作者晓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