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细雨,绿了烟柳,醉了梨花
清明不同于立春、立冬的泾渭分明
惊蛰、芒种、白露的诗意绵绵
处暑、秋分带给人丰富的想象
她更像是一个安安静静的美人
清白明亮,清风翩翩
清明节的文化更是充满韵味
接下来就跟着小瀚一起来寻找清明习俗吧!
1.扫墓、祭祖
清明扫墓祭祖,相传为了纪念古人介子推,将这天定为“寒食节”,后又改为“清明节”。逐渐流传为人民祭祖扫墓的习俗。“清明时节雨纷纷,扫墓祭祖思故人”。沿袭这自古有之的文化,铭记家中逝去的先人,慎终追远、孝敬先人,定期检修墓穴,祈求祖先的庇佑。
2.踏青
清明节又叫踏春节,意在仲春与暮春之交。踏春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找春,因清明节祭祖活动在郊外进行,人们就把祭祖扫墓和交游踏春相结合起来,即追思先祖,又身心健康。清明时节,阳春三月,生气始盛,万物萌生。人们走出房屋,来到郊外,迎合时气促进身体内阳气流转。
3.植树
清明节古称植树节,植树的文化来源于丧葬,在古时,植树是在坟头进行植树,是作为祖坟的一种标志性而存在,便确切辨认祖坟。“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前后,春阳高照,春雨飞洒,正值植物生机时。
4.拔河
拔河早期叫做“牵钩”、“钩强”。发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君王为了提高*队战斗力的一项活动,后流传于民间。唐玄宗时期曾在清明举行大规模拔河比赛,自从那时起,便成了清明文化。
5.射柳
射柳是一项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记载,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将葫芦高挂于柳树,取弯弓射之,鸽子飞出,以鸽子飞高低定胜负。
6.吃青团
在清明节这一天也有很多人会吃青团,吃青团是一种习俗,主要是因为周朝,《周礼》上有记载不能在仲春这天引火,又叫作“寒食三日”,因此人们会提前准备糕点来充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青团。
在出门扫墓时,小瀚也有一些温馨小提示哦!
1.安全出行
2.注意保管随身携带物品
3.加强防火意识
4.文明祭扫
春雨在大地留下诗篇,将万物写成思念。青酒一杯,带着一丝缅怀的思绪,带着一份难忘的情怀,带着一份真挚的情感。在清明一时,与亲人一起传送穿越时空的牵念。也希望现在的我们能将清明文化传承下去!
如图文内容侵害到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ND文字
宋元萍何蓉
编辑
郭田雨
策划
任津毅王楚涵
校审
*迪孙瑞鸿
主办
共青团白城师范学院委员会
邮箱
hanhaiqingni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