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标题,也许你的第一反应就是——“标题*”!难道我们经常看到的市面上的《清明上河图》是不完整的吗?是局部片段吗?我们当然不会做“标题*”。
我们强调的是:专业!专业!!专业!!!《清明上河图》大概是中国人最熟悉的中国画之一,画中所蕴含的图像密码着实让人着迷。也正因为如此,《清明上河图》成为各类出版商争相影印的绘画作品,市面上各种尺寸、精度的的复制品可谓多如牛毛。但是——但是,这么多的复制品,都不是完整的《清明上河图》。让我们先来看一下百度百科上《清明上河图》的资料介绍:注意重点:《清明上河图》宽25.2厘米,长.7厘米。请特别注意后面.7厘米这个数据,即5.米。再来看看我们现在通常看到的《清明上河图》,是这个样子滴:现在我告诉你,你看到的这一幅长约2.6米,也就是说,只有一半。哪尼?!只有一半?!是的,只有一半!那么另外一半呢?多厘米,好长的一段啊,为什么不给我看!答案很简单,就是:因为你是业(DI)余(DUAN)人士啊,所以没有必要给你看!因为这多厘米,全部都是题跋。可以理解,同样是卖一幅《清明上河图》,占了一半篇幅的题跋反正没有几个人看,索性截掉,出版商因此可以省下几乎一半的成本,何乐而不为呢?再说,成本降低了,定价也可以跟着降低(当然不会降低一半啦),对读者来说也是件好事情。如此双赢的好事,干吗不做!为了专业,我们这次决定:不计成本。上海书画出版社最近出版的“中国绘画名品”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将.7厘米长的画心及题跋完整收入,做成高清长卷,以供读者欣赏、研究。先请欣赏完整高清图。《清明上河图》后面长达多厘米的题跋共14段,由金、元、明三代共13位“读者”撰写(其中明代李东阳撰写了两段)。第一段的题跋者是金人张著,在题跋中述说了作画者张择端的具体情况,是了解《清明上河图》作者的第一份材料。第二至第五段的题跋者也都是金代文人,分别为张公药、郦权、王磵和张世积。他们未见过汴京的繁荣,借着对画面的解读来表达怀古之情。之后第六至第八段的题跋者三位元代文人杨准、刘汉、李祁,他们已不再怀古忧今,而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