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QINGMING
雨
纷
纷
明
清明QINGMING
又到清明,小伙伴们应该都回老家祭祖了吧,其实啊,清明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所以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呢。
雨纷纷
清明时节
由于暮春多雨,因此清明大多数时候都伴着雨水到来。
关于清明,自古以来便有着两大传统:一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二是踏青郊游、亲近自然。
当然清明也不仅限于这两大传统,这些也只是古人过清明的起源。
当今清明节,活动也越发多种多样,植树、放风筝、插柳、拔河、荡秋千......
最近才听说清明各地习俗都不一样呢,那么湖北的习俗又是什么样呢,湖北各市的清明节习俗又有哪些不同呢。
武汉清明节有"挂纸"习俗。有的人家以五色彩纸制作灯笼和幡标,挂于祖坟上,并鸣鞭炮,供祭品。
坪坝、三阳、罗店、宋河等地还有抬香案、抬整猪至墓地祭祖的习俗。
*石人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c27.,3.,56.,5.,92.,4.L92.07,11.9C88.34,11.,84.,11.,81.,11.z"fill="rgb(,,)">清明节在历史发展中融合了寒食节的禁火、冷食习俗。传说寒食节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节日,在民间传说中寒食节虽与介子推有关,但寒食起源,并非为纪念介子推,而是沿袭了上古的改火旧习,即如《周礼》所说"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 寒食节是流传于我国北方中原一带古代较早的节日,寒食节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上坟祭扫、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由于北方寒冷,春三月气温上升正值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 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据《后汉书》记载,最初的寒食节时间很长,最长的天,最短的也要近1个月。寒食节期间不得生火,只能生食,对人的健康不利。 最后分享几首清明的诗给各位小伙伴吧~ 人间四月天,怀人最清明。 苏堤清明即事 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动动小手点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