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清明节,
这次假期有3天。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
唯一一个传统节假日。
那么,
古人在清明假期,
都会干些什么呢?
清明必做
祭祖扫墓
据考古遗迹发掘表明,距今1万多年前,岭南古人已具有明确的墓葬行为和礼俗观念。帝王将相也崇尚“墓祭”之礼,民间竞相仿效,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
清明必赏
花鸟虹
清明在二十四节气中同时具备“节气”和“节日”双重属性。古人根据对大自然的观察,将清明节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
一候:桐始华
桐花
(图片来源:youyang.cbg.cn)
一候桐始华。桐,是指白桐花。白桐花开的日子比其他春花稍微迟一些,恰好又在清明之时,所以才以此作为清明节到来的标志。
二候:鼠化为鹌
二候田鼠化为鹌。鹌,是指鹌鹑类的小鸟;田鼠为至阴之物,鸟为至阳之物,此语意指阴气潜藏而阳气渐盛。方楚雄的《草丛鹌鹑扇面》则生动地表现了春日清明时节草长莺飞的景象。
方楚雄《草丛鹌鹑扇面》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三候:虹始见
三候虹始见。“虹桥始见雨初晴”,清明时节多雨,人们常常见到雨后彩虹。
关山月《鼎湖组画之一·雨后云山》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清明必玩
想玩,就要有节目。
当代年轻人放假,当然是
到处蹭吃蹭喝、躺着玩手机
陪伴家人、扫墓祭祖
在没有电子产品的古代
古人们都玩些什么呢?
节目一:曲水流觞
清明必玩
每年三月三,人们会结伴去水边沐浴,举行“祓(fú)禊(xì)”活动,用水驱除身上的邪气。“曲水流觞”便是从“祓禊”活动演变而来的。
(清)苏六朋《曲水流觞图》局部广州艺术博物院藏东晋永和九年(年)的三月初三,王羲之和他的亲朋好友们来到兰亭清溪旁席地而坐,在溪中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饮酒赋诗,这便是“曲水流觞”。王羲之将大家的诗集起来,并挥毫作序,写下了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
节目二:蹴鞠
清明必玩
“蹴”有用脚蹴、蹋、踢的含义,“鞠”最早系外包皮革、内实米糠的球。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北方喜爱的一种游戏。
(清)永瑢《临宋太祖蹴鞠图轴》局部广州艺术博物院藏蹴鞠被历代皇帝喜爱,清代永瑢的《临宋太祖蹴鞠图轴》描绘了宋太祖、宋太宗、赵普、郑恩、石守信、梦昭辅一起踢球的场景。节目三:斗鸡
清明必玩
古时候,清明还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夏至为止。我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帝也参加斗鸡,唐玄宗就十分热衷斗鸡。
(清)任颐《斗鸡图》局部广州艺术博物院藏此图描绘了斗鸡两只,一只鸡昂首警示对方,另一只则俯身挑衅,两者正在互相对视,眼神凶狠,剑拔弩张,十分生动,恰到好处地渲染了紧张的气氛。节目四:荡秋千
清明必玩
清明节,男性参与曲水流觞、蹴鞠、斗鸡活动,女性则荡秋千。
(清)陈枚《月漫清游图·二月杨柳秋千》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秋千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唐代荡秋千已经是很普遍的游戏,并且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由于清明荡秋千随处可见,元明清三代定清明节为秋千节,皇宫里也安设秋千供皇后、嫔妃、宫女们玩耍。真是没想到
古人在清明这么会玩儿。
其实呀,
现代人过清明,
也有很多好玩又养眼的节目呢,
比如看展览!
噹!噹!噹!
图画江山——广州艺术博物院藏关山月作品展
闪亮登场~
↓↓↓
展期:年3月26日—6月23日
展馆:广州艺术博物院一楼关山月艺术馆
清明节假期,
增加一个看展览的节目,
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哦!
这样,
你就成为了
整条街有闲有节目
且最有文化的仔/囡!
-End-
素材来源/毕晨闱
海报设计/李家傲
撰文/张楚昕陈颖婷
编辑/陈颖婷
审核/邹杰杰
审定/冯清源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