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清明有哪些风俗文化这是我看过最全的答案
TUhjnbcbe - 2021/7/3 0:24:00
中科医院 http://m.39.net/pf/a_5154126.html

卓越管理

我们都有一颗追求卓越的心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至今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历史发展中,清明节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有一种美食,叫青团

每到清明,家乡就会有扫墓、祭祖、踏青等习俗,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有一种美食——青团。

清明节吃青团的寓意是为了纪念先人,同时吃艾草做的青团可以预防疾病,提高身体的免疫力。青团的口感软糯,甜而不腻,一口咬下去,艾草的清香在口中游荡,让人吃了还想吃。

有一种踏青,叫郊游

“江上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踏青行。”踏青是古代文人对野外郊游的一种典雅表达方式。每年清明期间,寒冷逐渐远去,春光明媚,草木吐绿,正是出游的绝佳时候。

清明时节,万物花开,春和景明,人们在祭奠先人后到野外踏青赏春,心情自然会更加舒畅。

有一种祭祀,叫扫墓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扫墓,即为“墓祭”,是到墓地祭祀祖先,以表达对祭祀者的孝道及思念。按照习俗,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修整坟墓、培添新土、清除杂草,将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将纸钱焚化,然后扣头行礼祭拜。

有一种纪念,叫插柳

“清明是处插垂杨,院宇深深绿翠藏。”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救活,年年插柳,年年清明绿树成荫。

时间在流失,历史在沉淀,清明节的风俗在传承中变得更加丰富、隽永。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案:任晓乔周慧琳

排版:何思颖

审核:蒋永肖

管理学院新闻传媒中心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清明有哪些风俗文化这是我看过最全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