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听古人的话,清明节要动起来
TUhjnbcbe - 2021/7/1 1:10:00

清明,

春分后十五日,

斗指乙,

万物至此,

皆洁齐而清明,

故为清明。

此时节,

生气旺盛,

阴气衰退,

万物吐故纳新。

清明节应该怎么过,古人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一句话,走出家门才是清明节的正确打开方式,清明节就要动起来。

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因此,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清明扫墓祭祖,礼敬祖先,慎终追远,是文化表达,是感恩先人、密切人情的重要方式。每年从清明前的一个星期就开始了全民的祭祀活动,很多人甚至赶回自己的家乡,告慰已故亲人的在天之灵。清明节也因此而染上了浓浓的愁绪,成为中国传统节日中最为肃穆的节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便是这种感伤的最好写照。

除了水墨画般的朴素清冷,清明节也有着自己的亮色。清明是个万物生长的日时节,生命拔节抽条,人也变得晴朗明净起来,所以古人便在这个时候大张旗鼓地安排郊游、踏青、折柳、放风筝等活动,从先秦开始经历汉朝渐渐成为清明节不可缺少的活动,为此各个朝代都会放假休息,以便大家能够身心愉悦地游玩。

《论语.先进》篇里曾点答孔子所问志向时说过:“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描绘出了清明时节的踏青场景和曾子对于这个踏青活动的重视与向往。

QingMing

清明时节,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开始进入农忙状态。到处都是一片繁忙的春耕春播景象。江南的茶树开始采摘味道最为清醇的明前茶,北方的各种农作物也开始陆续播种。“清明前后,种瓜种豆”。这句农谚道出了最为朴实也最为美好的生活状态。

可见,清明时节不止有雨纷纷,还有愉快的游玩和幸福的劳作,首先我们要走出去,走到这广阔温暖的大自然中。听古人的没有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听古人的话,清明节要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