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今日清明节,愿逝者早日解脱,愿生者平安喜
TUhjnbcbe - 2021/6/27 17:05:00
中医治疗白癜风的方法 http://pf.39.net/bdfyy/bdfzg/191119/7622763.html
今日清明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几乎与佛教的历史一样久远。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清明节不仅有祭扫、缅怀、追思的主题,也有踏青郊游、愉悦身心的主题,“天人合一”传统理念在清明节中得到了生动体现。在古代,清明有很多习俗,除了禁火、寒食、扫墓之外,还有踏青、植树、荡秋千、插柳条等等。对于看淡生死无常的古代出家人来说,是怎样过清明的呢?《百丈清规》中这样写道:“清明日,祖堂、诸祖塔、诸檀越祠,库司预报洒扫,严备供养,集众讽经。此月出榜禁约山林茶笋。”虽然这段文很短,但是我们可以看出个中包含了三点:一是追思先贤大德、感念施主恩德;二是慈悲诵经,济度有缘众生;三是爱生护生,不过度地砍伐、采摘,让山林中的众生有生长的空间。由此可以看出慈悲的精神是一直伴随着寺院度过清明节的。清明,怎样祭祖对已故亲人最有利?佛教里并没有清明这个节日,因此佛教经卷中也没有关于“在清明节如何如法祭奠过世亲人”的记载。但最能利益亡者的,却莫过于按照佛教的方法,将所修的功德为亡者做回向,这是最能直接利益亡者的事。

佛弟子们缅怀先祖,思亲弘孝之时,应用清净无为的佛法来寄托我们无限的思念。

亡灵供食:可亲自制作素食或购买供品在家祭祀祖先。要特别注意的是,不可以用酒肉供奉祖先,更不可以杀生,杀生祭祀祖先,不但增加自己的罪业,也能加重祖先的罪业,是不孝的行为。护生放生:放生可以挽救物命,为它们皈依后,还在他们的八识田里种下了成佛的种子,将此功德回向给已故亲人,比烧纸钱的利益更大。甘露施食:按照施食仪轨以清净的饮食布施饿*道众生。施食者的心量有多大,施食的功德就有多大,利他利已,功德无量。佛事超度:沐手焚香恭诵《地藏经》、《阿弥陀经》、《金刚经》、《普贤行愿品》、《大悲咒》、《往生咒》等等经咒,拜忏,念阿弥陀佛、地藏菩萨、观音菩萨等佛菩萨圣号,并将功德回向给祖先,祈愿三宝加被他们离苦得乐,往生善道,早证菩提。作为佛弟子,不一定要到清明节才想到祖先。日常也可以做功德、念经持咒回向往生的亲人。就好像亲人去远行了,你可以直接把“钱”打到他的卡上,这里的“钱”就是福报。我们向先祖的福报银行里存福报,他们什么时候有需要,都可以获得利益。

我们更应该在日常生活中,遵循祖先的教诲、发扬祖先的美德,将所做的一切善行功德回向给他们,令他们早生净域,离苦得乐,这才是实践孝道最具体的表现。

愿逝者得救拔,业障消除,往生净土!

愿生者得安乐,早闻佛法,烦恼解脱!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往期回顾

《金刚经》是解决“心”的问题!

学佛,要从做好身边小事开始

神通不敌业力,求佛不如求己

人生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不要和别人斗,要和自己的烦恼斗

坚持每天布施,功德福报不可思议!

不说话还有这么多功德,快快了解一下!

不是别人不好,是自己的无明业感在作怪

佛法非迷信、佛法非宗教、佛法非哲学……

怨天尤人最损福!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你穿婚纱,我穿袈裟;你将出嫁,我已出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今日清明节,愿逝者早日解脱,愿生者平安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