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最新关于清明假期
TUhjnbcbe - 2021/5/8 19:14:00

众所周知

植树节已经过了

清明节还会远吗?

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而青海人过清明节,有些独特的风俗。青海人的清明节从春分过后就开始了,俗称“田社”。从田社开始,就要准备上坟扫墓,每一天都可以去扫墓,一直到清明节。这一点和外地人只在清明节这一天扫墓还是有点区别的。

清明节习俗——上坟头

上坟扫墓是个很重要的活动,为此,整个家族要提前商量,细致安排。到了上坟的日子,以家为单位,人们带着祭祀用品和食物去上坟。传统的祭祀品是纸钱、冥币,还有12个大馒头,准备的食物有酒、米汤、奶茶、肉类,到坟上烧纸祭祀后,就把各家带来的食物集中起来吃。

清明节习俗——添土

每年清明上坟时,家族中每个人都要或提或兜或背,从远处取些土来,添到坟上,坟头越大,预示着家族更加兴旺。

清明节习俗——滚馒头

吃饱喝足,该下山了。临走前还要举行一个仪式,由族中长辈挑选几个馒头,从坟上往下滚,子孙们围着跪成一圈,馒头滚到谁的怀里,谁就眉开眼笑。据说得了馒头的人就有好运道,没子女的人可以生孩子、没成家的人就能找上对象、读书的人可以考上大学、没工作的人也能找到好工作……总之,这个馒头就是一个福星,能保佑一切愿望都能梦想成真。吃喝完毕,收拾好滚到怀里的馒头,一家人慢悠悠地下山。途中,若遇上乞丐或者放羊娃,就把馒头和剩菜全部给他们。因为这一天是行善的日子,要让祖先看看,他的后代们也是乐善好施、积德行善的人。

清明节习俗——洗头、理发

很早以前,青海人过清明节还有一个习俗,扫完墓回家后,女人们要在这一天洗头、理发。旧时的女人是不剪头发的,平常只是绾个纂儿。在这一天,把纂儿打开,由家中的妇女们互相帮着修饰、打理一下。熬一罐浓浓的胡麻水,抿到洗干净的头发上,再梳一个光光亮亮的髻子。老太太们摸着新梳的硬邦邦的喜鹊尾巴髻子,咧开没了牙的嘴便笑了。

清明节

大家最关心的就是放假安排了!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

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

清明节放假安排

今年清明节:4月3日至5日放假

清明节是缅怀先辈

寄托哀思的时节

届时大家都会纷纷出动举行祭扫活动

清明节祭扫

咱们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关于清明节祭扫有最新消息

3月10日民*部办公厅发布

《关于做好年清明节祭扫工作的通知》

具体要求如下

滑动查看↓↓↓

一、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群众祭扫工作

当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总体得到有效控制,但反弹风险丝毫不能忽视,统筹做好清明节期间疫情防控和群众祭扫工作,事关社会稳定大局。各地民*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既要毫不放松抓好殡葬领域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又要千方百计满足人民群众清明节祭扫需求。要按照当地疫情防控指挥机构的统一部署,加强对清明节期间疫情形势预判和风险评估,结合疫情风险等级划分调整情况,研究制定清明节祭扫工作方案,明确是否开放、如何开放现场祭扫服务等具体举措,并向社会公布。提供现场祭扫服务的地区,要采取预约、错峰、限流等措施,尽可能降低祭扫人流密度,减少祭扫现场人员聚集,并严格落实祭扫场所清洁消*、祭扫人员体温检测、口罩佩戴、员工健康监测等防护防控措施。暂停现场祭扫服务的地区,要积极创新服务模式,提供网络祭扫、代客祭扫、云祭扫等便民、智能服务。各殡葬服务机构要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特别是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遇到的困难问题,保留电话预约、线下服务等传统模式,设立绿色便捷通道,保障特殊群体祭扫需求。对农村公益性墓地及历史埋葬点,要压实乡镇(街道)及村(社区)责任,安排专人负责清明节期间祭扫活动的服务保障、疫情防控和安全管理。

二、倡导文明低碳祭扫方式

各地要大力推广网络祭扫、鲜花祭扫、家庭追思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引导树立移风易俗新风尚。民*部门和殡葬服务管理机构要把加强祭扫服务网络平台建设,作为*史学习教育中“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举措,通过创建祭扫网站、开通移动客户端、

1
查看完整版本: 最新关于清明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