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ldquo清明大似年rdquo
TUhjnbcbe - 2021/5/6 19:04:00


  年节之中,清明是大节,乡谚有“清明大似年”之说。桐乡历来十分重视这个节日,清明期间,市民游含山、逛庙会、放风筝;清明前后,家家户户还要做芽麦塌饼、清明团子。


  那么,关于这个“大似年”的节日期间,桐乡历来都有哪些习俗呢?小布翻阅了由桐乡市地方志办公室编著的《桐乡风俗》一书,发现有关清明的习俗还真不少,且听小布慢慢道来。

1

清明节扫墓,夜里吃螺蛳


  清明节前三后四,七日之内,家家要请“阿太”,即祭祖。然后全家出动,担酌挚盒去扫墓。上坟时从长辈到晚辈,依次给祖宗叩头,炷香祭酒,怀有一种“祭如在”的虔诚。之后用钎耙在附近田岸上钎一块升箩形的泥块在坟顶添培一垒新土,在坟树上挂起五彩纸剪成的彩条,那份斑斓绚丽使平时孤寂的坟头添了喜气。


  乡俗清明夜要吃螺蛳,然后把螺蛳壳撒到屋顶上。这习俗的沿袭据说是螺蛳壳能除“瓦蛆”。江南暖湿,每到农历五月要做“*梅”,空气特别潮湿,人家屋顶瓦片下的苇篱会孳生一种叫瓦蛆的毛虫,掉在身上就会红肿起块,痒痛难忍。瓦蛆嗜油,喜欢钻入螺蛳壳内吃残存的油,但一旦钻入,便再也出不来了。


  桐乡农户人家吃清明夜饭还有一个乡风:桌上两道菜必不可少,一是芽蚕豆,一是糖藕灌糯米,各有寓意,芽蚕豆祈养蚕兴发,糖藕则寓蚕丝长。

2

做芽麦塌饼、清明团子


  清明,农家都要做芽麦塌饼和清明团子,祭祖和上坟用得着,另外也要馈赠城里的亲友。


  做芽麦塌饼先得准备麦芽,麦芽是大麦经过水浸泡后催出的芽头,晒干再磨成粉。还得去田头地边挑草头——一种叫“棉线头”的野草,将它的叶子掰碎,就见一缕缕细白的黏丝,嫩的“尖刀草”也一样可以做“草头”。采来后,洗净煮烂剁细,捂进糯米粉中揉成块团,放蒸笼蒸熟。待热粉团凉到手搭得上时,可均匀撒进麦芽粉,揉匀之后摘成一小团一小团,此时用馅的即裹进馅,按成扁圆,两面撒上芝麻,在平底锅上放入少许油或糖水,两面烙成微*即成。


  清明团子则分捂“青头”的青团子与不捂“青头”的白团子两种,“青头”是隔年采集的南瓜的嫩叶,放进石灰水瓮里,用时取出剁细捂进糯米粉中,摘搓成乒乓球大小的圆团,不捂青头的则是纯糯米团,和青头一样大小,两两放在粽笠叶上做成一“叠”,然后上蒸架蒸熟。掀开锅盖来,青是青,白是白,散溢出一种特别的香气、清明团子蘸糖吃,软、糯、甜,极好!


  现在,虽然许多农家已经不再肯费时间做芽麦塌饼和清明圆子,但也因此成就了一些农家的大嫂阿婶的生意经。清明前后,她们会做了芽麦塌饼和清明圆子在菜场出售,生意颇好。

3

双庙渚水会


  桐乡西片一带蚕乡,每临清明节,蚕农要去清河双庙渚赶蚕花圣会。


  从四乡八里赶来的打拳船、台阁船、龙灯船、拜香船、标竿船蚁集双庙渚南北金山漾和芝村龙蚕庙一带水面,摩舷撞艄,旌旗飘拂,锣鼓喧天,绵延数里,蔚为壮观。因双庙渚蚕花圣会在水上举行,因此称水会。


  据考,这乡俗始于南宋绍兴年间,于清代尤盛。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加封马鸣王为“先蚕圣母”,民间对祀蚕神自然更加虔诚。


  水会由各村坊“抢头家”的得主组织。水会内容包括了奉神、祭神和娱神三项,清明前一天开始做准备。


  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尤以标竿船的表演最吸引人群眼球。标竿船中央置一只大石臼,插起一根五丈多高的毛竹标竿。标竿下半截四面各用毛竹撑固,竿端和竿中各套有一只升箩形的踏脚。表演者一身白绸衣裤,似一条蠕动的蚕宝宝,缘竿而上,直至竿顶,依托踏脚,表演全套十八个动作:即顺撬、反撬、硬死撑、扎脚背、扎后脚、扎脚踝、扎脚尖、坐大蒲团、咬大升箩、咬小升箩、围竹、掮竹、蜘蛛放丝、扎后脑、张飞卖肉。最为精彩的表演是“蜘蛛放丝”:表演的人用一匹土织长绸,一头系在竹竿端上,一头系自己腰间,当他在竿子上表演过各种节目之后,整个人猛地一脱手从竿端顺着绸子跌落,标竿陡地完成弓形,表演者的身子似乎要坠进水面,此时岸上观众个个屏息凝神,然而瞬间又见表演者收紧绸子沿竿徐徐而上。顿时,河上喝彩声一片……

4

乌镇香市


  在杭嘉湖水乡,人们每逢清明,除了上坟祭祖之外,还都要去逛逛庙会。桐乡清明节庙会的内容各处不尽相同,却都和蚕事有关。之前说到双庙渚水会,现在再说说乌镇的“香市”。


  乌镇旧时多寺庙,因此,每逢清明节,周边乡农都拥去镇上哥寺庙烧香祈求蚕桑丰收,其时,一座座寺庙都香烟缭绕,香客云集,乌将*庙前的上智潭边更是人头攒动,四乡的大娘阿嫂都要到潭水里“汰蚕花手”,据说汰过蚕花手,养的蚕无病无灾。这时,大街小巷赶市的人流摩肩接踵,好一派热闹景象,乌镇“香市”之名藉此而远播。


  清明正日,是蚕圣巡游和迎瘟元帅,每一条街都被人堵得水泄不通,而车溪河两岸更是人声鼎沸,河面上一条条挂着无色幡旗的踏白船,健儿们操着四橹八桨,在船头老大劲擂的鼓声中你追我赶,水面浪花飞逐,岸上看的人兴奋地跺着脚,扯直喉咙的喝彩助威声一浪盖过一浪。


  乌镇香市自清明节到谷雨历时半月,自明代五百年来沿袭成俗,只是年之后完全隐落。


  年乌镇景区正式对外开放,景区为传承民族文化,展示地方风情,复活了“乌镇香市”,挖掘恢复蚕圣巡游、开蚕茧门、普洒圣水、蚕仙撒花、蚕山轧花、汰蚕花手、跳蚕花竿、摸蚕兴、描蚕仙、白莲庙会、水上婚礼等近20个民间习俗活动。


  可以说,“香市”给乌镇增添了令人向往的风情。

为小布的分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ldquo清明大似年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