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新华社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壹
《二十四节气的故事》
▼长按识别在线阅读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季风气候的高温与多雨时期基本一致,雨热同期,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因为在农作物生长旺盛,最需要水分的时候能有充沛的雨水供应。农耕生产与大自然节律息息相关,“二十四节气”在农耕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它是古代农耕文明对于节令的反映。
贰
《清明文化散文集》
▼长按识别在线阅读
官方把清明节作为法定节假日迟应该在唐代形成,据《唐会要》记载:“(开元)二十四年()二月二十一日赦:‘寒食、清明四日为假。”’自汉以来儒家学说作为统治者治国的理论基础,以礼的形态贯穿于国法、宗法和宗族的行为规范之中,因此对儒家经典奉为圣明,而儒家重要经典《礼记》则尤以祭为五礼之首。《礼记.祭统》:“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祭祀正是中国数千年维系社会结构稳定的重要基石,正如《文心雕龙》中所说:“‘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如今国家把清明节定为法定节假日,就是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复兴民族大业,传承历史文脉,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一项重要举措。今年的清明,由浙江安贤园发起并承办,浙江安贤生命博物馆、浙江省历史学会、杭州市历史学会联合主办的“景和清明——浙江清明文化征文活动”,是对清明这一具有悠久历史的祭祀大节文化遗产的恭敬与致礼,更是寄希望以此唤起我们文化自觉的再一次尝试,同时也是我们在多年良好合作的基础上开展的又一重要的学术活动。在当今利益驱动的市场中,作为一家从事殡葬业的新兴企业,浙江安贤园和他们当中具有远见卓识的精英们,能如此执着于对殡葬表象下的文化内涵孜孜以求地发掘和探索,且成就不菲,这本身就是充满自信和从容的表现,对此我们由衷地敬佩和赞赏。同时也对杭州各高校热忱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有识之士积极参与表示衷心的感谢,并由此深感我民族不衰、文化不亡!
叁
《清明遇见诗歌》
▼长按识别在线阅读
《清明遇见诗歌:古今清明诗词选》编选了此次诗词文化活动中的共首左右的历代关于清明题材的诗词作品,以纪念先贤先烈先祖为主题,深情追思了中华民族的先祖、先贤和那些为了民族解放、祖国建设,挥洒热血、献出宝贵生命的中华儿女。艺术家们用中华民族优雅的方式中华诗词讴歌了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赋予全体中国人的梦想和春天。主题内容:本书征集、精选古今怀念先祖、述写清明的诗词,分古代、近现代和当代三个部分。古代部分诗词数量占大约全书五分之三,近现代和当代占三分之二。
—END—
策划:图书馆
资源:学习通
编辑:图书馆
审核:宣传处
为思想充电为自己加油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