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听歌学诗清明日,一首祭祀古诗,让人明
TUhjnbcbe - 2021/3/6 2:32:00

听歌学诗

清明时节,喜忧参半。

喜的是春和景明,草长莺飞;

忧的是野田荒冢,缕缕青烟。

清明节承载了太多,

它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被赋予

双重意义的时令:

既是顺应物候的节气又是中华民族踏青、扫墓祭祀的日子。

作为悠久的传统节日之一,

清明节在历史长河中引得无数文人哀愁传颂,

在他们笔下,清明是“春雨纷纷,行人断*”,

是“一丝柳,一寸柔情”,

是“陌上青色,心念故人”,

是“鸦啼鹊噪,寒食堪悲”……

本期听歌学诗邀你

收听、学习宋代诗人

高翥(zhù)的《清明日对酒》,

一起感受他笔下的清明哀思和愁绪。

音:贺扬

文:Soga

正文约字,预计阅读时间:9分钟

清明日对酒

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04.04

诗人简介

高翥,初名公弼,后改名翥,字九万,余姚(今浙江宁波)人。年少便有奇志,和同年龄的学者不同,他不屑于考取进士,志不在从仕施展*治抱负,更倾向于游荡江湖,素有“江湖游士”之称,是江湖诗派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专攻诗词,诗风清丽,笔致淡雅,画功也很出色。晚年贫困潦倒,在上林湖畔搭一简陋草屋,小到仅能容下一人,自称“信天巢”。72岁,不幸染疾,逝于杭州西湖,终与湖光山色为伴,也算是遂了一世心愿。

文学常识

江湖诗派

是南宋后期兴起的一个诗词派别,成员多是没能入仕的游士,他们游荡于江湖,以献诗卖文维持生计。该派别的诗人在写作题材上多是女性和恋情,风格婉丽缠绵,这和宋朝词文高度发达有关。除了写闺阁之情,他们还写南国山水的清丽景色、抒发旅途感悟等。当时,有一位名叫陈起的书商,喜广交文人墨客,其中就有大量江湖诗派的诗人。后来,见他们诗词出众却苦于无处传播,所以陈起便为上述诗人刻印诗集,总称《江湖集》。自此,江湖诗派才广为人知。

诗词赏析

首联“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交代清明时节的主要活动——祭祀扫墓。清明凄凄切切,加上细雨霏霏,让行人哀伤悲痛的心情加重几分。来到山头墓陵,放眼望去,四面八方被坟墓占据,目睹此景,怎不生惆怅?一个“各”字看似有“各扫门前雪”的意味,实则进一步刻画出扫墓之人的沉痛心情,逝去之人肯定是生者至亲至爱的人,扫墓时刻少不了和对方唠叨几句,情到深处念及昔日的音容笑貌,不禁悲从中来。此刻,所有的安慰都是枉然,悲伤释放出来才得以抒怀。正因如此,扫墓之人互不打扰,各自静穆,一种同样的苦痛让他们感同身受,无须多言。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字面意思很好懂,墓前焚烧的纸钱很多,随着火苗翻飞的纸灰像白色的蝴蝶一样在坟头周围盘旋,祭祀者念及逝者,悲痛喷涌而出,眼泪哭干了,思念成疾,泪水化作鲜血染红了野田荒冢的杜鹃花。提到蝴蝶,我们不难联想到“庄周梦蝶”和梁祝中的“化蝶”桥段,蝴蝶仿佛是连接梦境和现实的介质,成了逝者的灵*所在,故这里诗人将纸灰比作白蝴蝶,一来形容纸灰之多,二来将此看作逝者化身,以便安慰自我。“血”“杜鹃”这两个意像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杜鹃啼血”的典故,传说杜鹃昼夜悲鸣,啼至喉咙出血才停止,常被用以形容哀痛之极。诗人用“泪血染成红杜鹃”表达生者对逝者的思念至深,悲痛之情无以言表,达到和“路上行人欲断*”一句同样的艺术表达效果。

颈联写清明*昏时祭祀的人早已散场,静寂的坟场一片荒凉,独有狐狸躺在坟上睡觉。诗人这里为什么要写狐狸?他真的看到狐狸了吗?想必是虚写。因为诗人深知“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的道理。鸟儿无论飞多远,最终都会回到自己的故乡,如同人落叶归根;狐狸即使死去也要将头对准巢穴的方位,暗示人不能忘本,清明祭祀就是为了不忘亲人,不忘故乡,不忘根本。

孤坟上窝着狐狸,但那些和父亲一起上坟的孩童又如何能体会这种悲痛呢,所以夜里他们照常在灯火下说说笑笑,不懂成人的悲伤。不过,他们终要长大,终会直面死亡,到那时他们同样会明白清明传承、祭祀的真正含义。难怪有人说,清明祭祖,彰显的是一种血脉的传承和责任。小时候不明白,懂得之时早已融入血液,刻骨铭心。

最后,诗人告诫生者生命苦短,要活出该有的样子。“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让人联想到诗仙李白的“人生得意须尽欢”“会须一饮三百杯”,是啊!清明祭祀不仅是告慰逝去之人,同时也教会生者正确对待往后的日子,且行且珍惜吧!

清明时节雨纷纷细雨纷飞,愁绪万千关于清明的其他诗句

01.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02.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03.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王禹偁《清明》

0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

——杜牧《清明》

05.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庭坚《清明》

06.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孟浩然《清明即事》

07.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欧阳修《采桑子》

08.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yì,埋葬)花铭。

——吴文英《风入松》

09.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孟云卿《寒食》

10.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声明

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侵权事宜,麻烦及时与我们联系,立删!多谢!

往期精彩

听歌学诗

禅意无穷,万籁俱寂,《题破山寺后禅院》描绘了一种极致的静美

月下漫步,聆听《记承天寺夜游》,与苏轼一起做个与世无争的“闲人”

影视剧中女扮男装的桥段最早可能源自这首乐府民歌唐朝第一“捉刀”:用一首羁旅诗教你如何写乡愁解读陶渊明的“真”:《饮酒》诗中读透人生年少不懂李清照,读懂已是不惑年:一篇《渔家傲》,让似水柔情也能豪放人生知己最难寻:品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学习如何答赠友人大爱至深: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将家国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读行路难,与李白一起品味生命的悲喜,感悟人生的智慧哲理白居易的一首七律,不经意间写出了西湖之美,隐含着移步换景的使用技巧元曲中的作文金句:“秋思”那些事,从古到今都是这么写这则如诗如画的古文,被称为古今写景第一篇,勾画出全景只用了四个量词……王维的“大漠孤烟直”成谜,一千年后,曹雪芹竟给出“烟直”的正解……欧阳修的这篇文章写尽了吃喝玩乐,为何还能千古流传?让李白叹服的“唐诗第一名篇”,究竟有多洗脑?没有去过岳阳楼的范仲淹,竟能写出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他的创作秘密是……当落魄“诗仙”偶遇“诗家夫子”,这世上便多了一首旷古绝句!听着音乐学诗词,3分钟不到《观沧海》竟然唱着背下来了

中学生/家长必读:(上下滑动查看)

教育部印发初中考试命题意见: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

“字好一半文”,看看高考状元的作文字迹,你还不放下手机去练字?

中考化学:区分清纯净物和化合物的诀窍

学习有没有用?听听中学生怎么说

赶紧收藏!从余份高考语文卷精选出来的个文言实词陷阱!

克服拖延症,只要有行动,你就胜过大多数人

期中考试分数已出,你又因解题不规范被扣分了?

大咖教你学诗词:初中古诗词赏析技巧

把握中考生物考点,有思路地解题

中考语文八大题型解题对策

物理选择题高分宝典

中考*治中关于“创新”的考点

国学经典

30个中学生必记的关于读书的文化典故,越早记越好

祖国70岁生日,这些写作素材赶紧整理

化学并不那么“高冷”,看我如何背化学元素周期表

初三作文怎么才能在五分钟内审题构思?你只需要这样做

关于教育部的重磅通知,你知道的越早、越多、越好

赶紧收藏!超全的中学化学实验现象总结,考试必考

中高考必考的十位唐代诗人,早了解,考试不发愁!征

ZHENGGAO

稿

稿件要求:适合初中、高中生阅读

青春情感类、教育学习方法类

与中学生有关的新闻事件等均可

观点明确、思想健康,弘扬正能量

篇幅—字为宜

投稿邮箱:zxsxxbszcb

.
1
查看完整版本: 听歌学诗清明日,一首祭祀古诗,让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