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开元夜话止观双运
TUhjnbcbe - 2021/2/15 3:19:00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啊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我们在禅堂打坐是一件神圣的事情,禅堂又叫选佛场,这是一个考场,它是神圣、庄严的。僧俗大众在一起打坐,要注意自己的形象,注意威仪。

出家人的戒律,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你们几位沙弥要向老参学习,把鞋子放整齐,轻轻地来放,把禅被叠整齐,轻轻地来叠,不要一腿子疼,就表情夸张,这很不庄重。居士们到这里跟出家人一堂来打坐,我们要求穿统一的禅服,这是非常严肃、庄重的事情。

大家应该知道,禅堂里是不允许讲话的,保持安静的气氛很重要。如果大家有问题可以写条子,在讲开示的时候,跟大家来分享。不过这个条子的内容,要跟我们打坐有直接关系,其他的不提或是少提,有一些名词教相,可以回去自己查辞典和资料,主要说在打坐过程中,自己有什么感受,有什么问题。

有人提到,昨天讲的止观,“动中修止静修观”。什么是止呢?什么是观呢?止,就是让你专注下来,不专注,就用止的办法;观,就是让你清明,不清明了,就来修观;昏沉,就要来修观;掉举,你就来修止。大家打坐肯定都有体会,刚坐下来是妄想纷飞,渐渐能停息妄想了,接下来往往就是昏沉了,似睡非睡了,这是我们打坐时常见的状态。所以在一开始妄想纷飞,安静不下来的时候,你就来修止。一旦能止下来了,又昏沉了,这个时候就要来修观,来修慧,保持清明的状态。

智者大师的《摩诃止观》讲,止有三义:一止息义,就是止息我们的烦恼、妄想,让它停下来,让它止息;二停止义,缘心谛理,系念现前,停住不动;三对不止止义,无明即法性,法性即无明,无明亦非止非不止,而唤无明为不止。法性亦非止非不止,而唤法性为止。此待无明之不止,唤法性而为止。观有三义:一贯穿义,利用我们的智慧来息灭、穿灭烦恼;二观达义,就是智慧通达,契会我们的真如本性,与我们的自性来相应;三对不观观义,无明即法性,法性即无明,无明非观非不观,而唤无明为不观。法性亦非观非不观,而唤法性为观。所以从名词教相上来讲,止,就是止我们的生死念头为涅槃;观,就是转我们的烦恼为菩提。这就是止观双运。我们对此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止就是定,观就是慧;止是让它专注,观是让它清明;止就是让它不掉举,观就是让它不昏沉。其实你止的时候本身也在观,观的时候本身也要止,这是一体的两面,我们把它分开来说,更清晰,更实用。

《摩诃止观》又称《大止观》,是法华三大部之一,另外两部是《法华玄义》和《法华文句》。《摩诃止观》是智者大师晚年最为成熟的止观论述,大家可以学习,从教理上进一步深入。

所以止观在运用的时候,有这么一个特点,止呢,就是往下按一按,止息嘛,让它休息,按的是烦恼、按的是妄想;观呢,相对来说,就是往上提一提,提提自己的菩提自性,提提自己本性的光明。所以我们修行打坐,最重要的就是止观双运,定慧等持。(七)

其他人都在看

●以悟为期

●定慧等持

●福慧双修

●学修并重

●戒为无上菩提本

●具足信根信解行证

●愿断一切恶,愿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

●三皈五戒:成就圆满人生的加油站!

●修行:不断修正调适身心的过程!

●得受用:全身心投入佛法大海!

●共修:助力修行落实的重要路径!

●包容分享,福慧双运!

●守住良心:成就智慧光明的人生!

●以佛教慈悲报恩情怀激发正能量●以清净恭敬敬畏之心,获得共修法益!

●知恩报恩:敬畏自然相互依存

●开启智慧人生●如理如法,共祈平安如意!●清凉,甘露法雨润心田!●安莲,三十二应周尘刹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开元夜话止观双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