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既是节气又是节日,清明节,你还有哪些是我
TUhjnbcbe - 2021/1/24 17:37:00

牧童遥指杏花村。

借问酒家何处有,

路上行人欲断*。

清明时节雨纷纷,

唐杜牧

《清明》

清明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

表示季春时节正式开始

除了是节气之外

清明还有一个很特别的身份

它——也是一个节日

既是节气又是节日

这可是二十四节气中独一份哟

清明节的特殊

不仅仅在于它身兼两职

不知道有没有小伙伴和小编发出一样的疑问

清明节既然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

为何不像一般传统节日那样都按农历计算

感觉这是一个按公历计算的节日呢

其实

清明节既不是按农历过也不是按公历过哦

跟其他中国传统节日用月亮历法的农历不同

其实清明节是一个太阳历法的公历日期

固定在公历的每年4月4日至4月6日之间

从天文角度说

4月4日至6日

太阳到达*道15度的时候

这时就可以定为清明

所以

这样讲小伙伴们明白了吧

清明的算法其实是

由地球绕太阳轨道的位置来确定的

清明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

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

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

距今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了

清明是怎么来的

清明节的起源

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

后来民间亦相仿效

于此日祭祖扫墓

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本来

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

到了唐朝

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

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谓之寒食

从前这天禁火,冷食

故又称“冷节”、“禁烟节”

民间传说寒食是为了

纪念春秋时的介子推被火焚于绵山

晋文公下令这一天禁火

以作纪念

清明节要做什么

节日风俗

一、寒食禁烟

清明前一日为寒食,也是介子推焚难之日。从寒食节开始,悲伤的阴影已笼罩着一个个自然村落。是日整天不食烟火,吃的是前天备好的饮食,不生柴火,不杀生,还要在钮上佩带麦叶。为了清明祭祖人们要净身禁食,以更隆重地祭奠亡故的先人,怀念他们养育的艰辛,并教化下一代继承先祖的品德,完成未竟的事业。

二、祭祖

上坟,古代又称野祭、上墓、墓祭,近代又称扫墓。上坟起始于五代或者更早的周朝,《周官·小宗伯》言“成葬而祭墓为位”。而五代的墓祭已像近代一样比较完善了,《五代史·周世宗纪》载:“五代礼坏,寒食野祭而焚纸钱。”古代扫墓都在寒食节,而后普遍的扫墓是在清明时日之内。

张家港地区有一个成规,新亡的人,必须在清明节当日祭祀,而且要保持三年,要先在家里作祭祀后,才能上坟。三年以后的旧亡人,在清明节前几天或后半个月的任何一天都可祭祀上坟。“提壶担盆而出,挑新土,烧楮钱,祭山神,奠坟邻,皆向来之旧俗也”。一家人提着酒壶,担着饭菜盒上坟致祭,祭毕烧纸钱,在坟上插白幡,用竹枝插红枣等水果、糕点,又在坟顶添上新土块,谓坟帽子,此等举措意即此坟已祭而非荒坟。

三、插杨柳

清明节这一天,家家折杨柳枝插于大门上。还有人折了杨柳枝到城里或小镇上去卖。门插杨柳由来已久,吴自牧《梦粱录》载:“清明日家家以柳条插门上。”其风俗在唐宋已盛行。

除了门上插杨柳,妇女还要头戴杨柳球,也有童男女把柳条编成圈戴在头上。这种风俗在唐代已盛行。段成式《酉阳杂俎》言:“唐中宗三月三日,赐侍臣细柳圈,带之可免虿*。”《唐书·李适传》则说:“细柳圈辟疠。”刘若愚在《芜史》中也说:“清明日,戴柳枝于发。”无论人身上戴柳圈还是在发上插杨柳枝都为避邪。

然而在吴地河阳一带还有戴杨柳会红颜不老一说。民谚有“清明不带柳,红颜成皓首”。这是因为杨柳是最早迎春之树,代表着春天的到来,人们戴了它就会青春常驻、红颜不老,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的祈求。河阳地区民众更要把杨柳枝的皮捋在一起形成球状,妇女插在发上,男子别在纽扣上,儿童提着杨柳球玩,正是别有一番情趣。

四、吃青团

青团是清明节间的特色食品。据《清嘉录》记载:“市上卖青团,熟耦,为居人清明祀先之品。”始时,青团是用麦叶绞汁和糯米粉做的,内包豆沙,吃起来清爽可口。后来又由专门的一种草绞汁做成。今俗用青团、红耦,皆可冷食,犹循禁火遗风。吃青团也与寒食节有关。

相传百五禁厨烟,

红耦青团各荐先。

熟食安能通臭气,

家家烧笋又烹鲜。

徐达源

吴门竹枝词

清明时节,又有好食品上市了,有鲜竹笋,长江里的江鱼鲜货也都上市,虽刀鱼、河豚渐隐,但鲥鱼却渐渐出现。清明时节吃的东西多了起来,除了吃青团,还有一道菜也是必吃的,就是枸杞芽。

俗传吃了青团与枸杞芽便可以清明眼亮,此俗后来已逐步淡化。

五、踏青

张家港地区在清明期间还注重出行,有踏青看庙会的习俗。这天河阳临近的顾山有庙会,以前两地同属常熟所治。附近男女都去顾山游春踏青看庙会,也有一番热闹的景象。到了民国时代,乡下兴洋学堂,学校也要在这一天出去郊游,这种方式当时叫远足,主要到河阳山及长江边上游山玩水,中学生到常熟等远一些的地方,这可让学生领略大好河山,与自然亲密接触,既陶冶了情操,又能锻炼身体。远足结束要写一篇相关的作文,很受学生们欢迎。

六、对山歌

清明也是唱山歌、对山歌的好季节。由于是农闲,春风和煦,风景咸宜,人的精神也豪爽了许多,于是村村巷巷响起了山歌声。此时春社也汇聚在一起,村里举办佛会,讲经先生也忙碌起来,到佛会上、庙宇内去讲唱河阳宝卷。木偶戏声、爆竹声在各个自然村落里飘荡出来,给断*时节带来了蓬勃的生气,形成了一道浓郁的民族民间文化风景线。

-----------------END------------------

▍整理编辑:五彩沙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既是节气又是节日,清明节,你还有哪些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