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习俗知多少
清明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清明节气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即春分后第15日。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段。清明祭祖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祭祖节期内。
清明节习俗
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其习俗由来已久。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礼俗观念。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春祭大节,与清明春祭相对应的是重阳的秋祭。春秋二祭,古已有之。
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广大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引导广大师生缅怀革命烈士,弘扬烈士精神,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增强广大青少年学生们爱国热情。4月4日上午,龙池中心小学*支部、德育处组织安排了全体*员教师以及三至六年级少先队员代表们前往竹镇革命烈士陵园开展“缅怀先烈、纪念故人”主题祭扫活动。校*支部、校长室代表龙池中心小学全体师生向革命烈士们敬献花篮并默哀以寄托哀思;少先队员代表及*员代表更是在烈士纪念碑下发表了自己的感想,表达了自己好好学习、努力工作以报效祖国的决心。最后,参加祭扫活动的全体师生在烈士陵园中瞻仰了园中的烈士墓,了解烈士们的生平事迹,并敬献小百花表达自己的崇敬之情。
精彩活动
4月4日下午,龙池中心小学的每个中队则举行了旨在弘扬传统文化的清明节主题队会。每个中队会上都有小主持人给同学们介绍清明节的起源和习俗:例如清明节期间,人们扫墓、吃青团、踏青、荡秋千等。
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感受传统文化,加强自身的动手能力,一场“忆清明,包青团”的活动在一(3)中队热闹开场,中队辅导员褚燕老师和家长们带领着队员们一起包青团,干劲十足,包青团现场其乐融融。不知不觉间,青团已做了好几笼。蒸熟的青团色如碧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大家品尝着亲手做的青团笑开了花。
与此同时,二(3)中队的队员们在中队辅导员龚春雪老师和家长们的带领下,津津有味地制作着传统文化河灯,孩子们积极动手,主动参与,家长们也运用他们的才智与巧手,帮助孩子们制作出精美的河灯。
此次清明祭扫活动、以及包青团和传统文化河灯制作活动,不仅让龙池中心小学师生们缅怀了先烈的伟大精神,共同感受了传统文化,丰富了师生的文化生活,提升了动手能力,更让师生们在集体活动中增强了凝聚力。
清明日对酒
宋代: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