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祖国传统文化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通过活动了解革命烈士的感人事迹,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之情和学习热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疫情期间,金陵外国语学校小学部开展清明节德育主题实践活动。
清明节的由来每年的公历4月5日前后是清明节,是扫墓祭祖、怀念已故亲人的日子。
家庭指导建议:
1、查一查:清明节是哪天?
在台历上圈画出清明节,知道这一天按传统习俗要扫墓祭祖。
2、讲一讲:为什么清明节扫墓?
(1)每年4月4、5日或6日是清明,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又是传统的扫墓日子,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和去世的亲人,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扫墓。
(2)扫墓为什么选择清明呢?原因一,清明时节气候转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园墓地不免荒芜,需要整理;原因二,清明前后,多数地区山青水秀,桃红柳绿,人们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原因三,清明节最早为怀念古人介之推,现在已将清明节扫墓作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动了。
(3)寒食节的起源:寒食节的起源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当时,晋国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在最困难的时候,他的大臣介之推一直忠心追随。十九年后,重耳返回晋国成为国君。晋文公重赏当年随他流亡的功臣时,唯独忘了介之推。介之推不愿再同那些邀功争赏之人同朝为伍,便携老母隐居到介休绵山。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便亲自来到绵山,却找不到他。文公无奈,放火烧山,本想逼介之推出来,但直到大火熄灭,才发现介之推母子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为了悼念介之推,晋文公宣布:在介之推忌日,禁烟火吃寒食。第二年寒食节的次日,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那棵被烧死的老柳树竟然死而复活。他触景生情,想起介之推对他的希望“我不求任何封赏,只愿你做一个清明的国君!”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把这一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节习俗家庭指导建议:你所知道的家乡清明节还有哪些习俗呢?网上祭英烈“红花无情笑东风,青山有幸埋忠骨”。清明节是缅怀、祭扫英烈,弘扬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节日。在全国上下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情况下,我市中小学生开展“致敬清明祭英烈”网上祭扫活动。让我们沿着革命先烈指引的方向,继承先烈遗志,勇当时代先锋!
活动将于3月27日至4月7日期间集中开展,广大网友可登录南阳文明网(南阳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