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长大」更名为「阿成和璐花」
这是江雪阿姨送给像马尔康的璐花、长春的阿成一样的孩子们一个小礼物,读诗、讲故事、看绘本,陪你长大。
朗读:江雪阿姨
音乐:
1.麻衣-コ?ント?ラの唄
2.李欣芸-相伴
3.Schubert/DietrichFisher-DieskauGeraldMoore-DasWirtshaus-WinterreiseD
春风吹过脚木足河边巍峨的碉楼,在中国广阔的大地上跳着舞,它带着你的气息,经过上海,经过江雪阿姨家的窗口,它在桃红柳绿的大地上继续前进,越过长江,越过长城,在镜月湖层层叠叠的林梢那儿打了一个弯儿,去问候一下大鱼先生,阿成。
镜月湖的阿成不是一条鱼,而是会画鱼的小画家,他画的大鱼去过世界上很多地方,要是它去脚木足河边看看璐花的家,阿成和璐花,你们就认识了。
中国人在过去几千年时间里都是靠种田为生,为了把这些经验传给后来的人,聪明的老祖宗发明了农历,24种节气每一种都相当于一张农村生活的任务卡,告诉种田的人们在接下来的两个星期里该干什么。
古代人生一次火需要用燧石在木头上钻出火星,很有难度,因此要保留火种;但是人们又担心使用烧得太久的火会致病,于是经常要灭旧火,改新火。春天开始的时候,气候干燥,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再加上大半年的烟尘需要清理,人们约定在清明前,把陈年旧火熄灭,搞一次大扫除,俗称改火。
改火前需要禁火,从禁火到改火中间需要差不多有一个礼拜的时间。在这段没火的日子里,人们要准备足够的“寒食”,不需要加热就能吃,禁火节就慢慢转化为寒食节。
传说介子堆立下大功以后就躲进深山,不接受皇上的感谢,文公手下人一着急,纵火烧山,介子堆和他的老母亲就遇难了,死的时候抱着一棵柳树。文公很伤心,下令在介子堆遇难这一天不许生火,大家吃冷的饭,纪念这位好朋友。这些古代的传说难以考证,史学家大概会说这些纯属编造,但是没关系,寒食节介子堆的传说故事,跟端午节屈原投江的传说是一样的,表现了我们这些后世中国人对文明先祖的崇拜。
清明这天,往往细雨霏霏,天地间忧愁缠绕,全家老小一起去看望过世的亲人,除去坟上荒草,奉上鲜花纸钱,诉说绵绵思念,阴阳相隔,亲情不断。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唐杜牧)
在扫墓的时候,人们往往在坟茔上插柳。杨柳是春天的标志,“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假如有一个平行的宇宙,生活着从这个世界离去的所有的人,他们一定能从这柳条上摇曳的春风里,读出永恒的思念。
江雪阿姨让中国看见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