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最特别的一首清明诗生前一滴酒,胜过后人的
TUhjnbcbe - 2020/12/29 15:53:00
白癜风治疗哪里好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清明日对酒.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夜深诗词

今天的诗人,是南宋的高翥(zhu)。

对于他的生平,我们知之甚少。

只知道,他是个落魄江湖的文人,

穷到晚年蜗居在只能容身的草棚里,

死后葬在西湖边上,

永远陪伴这片热爱的山水。

诗写得好,画也是一绝,

尤其是这首《清明日对酒》,

入选了千家诗,流传至今。

除了这些,我们对于他是如何学诗,

如何作画,如何度过漫长的72年人生,

不得而知。

他就像是一朵跳跃的浪花,

惊鸿一瞥后,淹没在历史的江河之中。

写清明的诗有很多,

古代寒食节和清明节是连在一起的,

连着要放几天假,是很重要的节日。

但高翥的这首我觉得是最特别的,

他既不是写清明踏青的春景,

也不是光写祭拜先人的悲伤和缅怀,

而是在清明节这天,提着一壶酒,

看着踏青祭扫的人群,自问自答: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在这首诗里,高翥写出了他的感悟。

是做一番事业,永垂青史吗?

他说不是。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人生的归宿,都是地下长眠。

他看着那南北山头一座一座的坟墓,

心中一片怅然。

这些坟墓主人的后代子女,

在清明这天纷纷来给先人祭扫,

触景生情,是一幅伤心景象: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这两句对仗,非常工整。

祭奠烧掉的纸钱被风吹起,

与山间的白蝴蝶一同飞舞。

哭泣的眼泪滴落下来,

染成了红色的杜鹃花。

蝴蝶和杜鹃,都是诗词中凄美的意象。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庄子梦蝶,不知道是梦到了蝴蝶,

还是在蝴蝶的梦中,

使他产生人生虚无的感叹。

蜀帝死后化为杜鹃,

一声声不如归去,声声如啼血。

悲伤凄凉的祭拜场景,

在清明这天不断上演。

后代子孙哭先祖,

后代子孙的后代又来哭,

人伦常理,千年轮回。

但悲伤也仅仅留在山间墓田中,

等到日落人归,山林寂寥,

又是另一番景象。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走了,山间的狐狸出来了,

趴在坟墓上面睡觉。

祭拜的儿女们回家了,

篱落呼灯的世间儿女,

还要继续生活,继续欢笑。

这就是高翥眼里的清明,

他站在旁观者的角度,

冷眼看着世间的悲欢离合。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他用一种及时行乐的口吻,

告诉世人,人生苦短,对酒当歌。

纵使生前富贵逼人,死后万世盛名,

哪里见过有一滴酒,流到了九泉之下?

正如杜甫写李白: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这种人生虚无,及时行乐的感叹,

并不新鲜,但千百年来,总有诗人在写。

或许面对生存、死亡这种终极问题,

我们能做的,也只有感叹而已。

也许你会喜欢:

韦应物:年轻时做了许多坏事,想想真是怀念

年前,那个叫唐伯虎的男人,重新定义了风流才子

中国三百年来最孤独的诗人,仿佛李商隐转世

磊叔

1
查看完整版本: 最特别的一首清明诗生前一滴酒,胜过后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