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清明middot诗梨花风起正清明
TUhjnbcbe - 2020/12/28 1:32:00
咨询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174845.html

清明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天。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晋文公时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此诗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

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

▲唐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

寒食节是中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禁烟,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

后来鉴于民间寒食、清明并举已相沿成习,就逐渐将二者合并为一庆祝。

扫墓时清明节最重要的一项活动,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在秦以前就流传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到唐朝才开始盛行。

除了祭扫,踏青也是清明必不可少的活动。古时叫探春、寻春等。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欧阳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

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这首词是写清明时节西湖游春的热闹繁华景象。特别着重描绘日暮回城时喧哗熙攘的情景,不说游人摘花归去,而只说从堤岸到城头“总是花”,含蓄之美跃然纸上。

▲宋李嵩《西湖图》

清明时节游江南,不仅饱览美景,亦可品鉴美食。

江南有吃青团的风俗。将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然后包上豆沙等馅料,用芦叶垫底,放到蒸笼内。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

清明雨水丰沛,宜春耕播种。这不仅象征了新生,漫天雨丝也带来了别样的愁情,就像许嵩《清明雨上》中唱的

窗透初晓日照西桥云自摇

想你当年荷风微摆的衣角

木雕流金岁月涟漪七年前封笔

因为我今生挥毫只为你

雨打湿了眼眶年年倚井盼归堂

最怕不觉泪已拆两行

我在人间彷徨寻不到你的天堂

东瓶西镜放恨不能遗忘

又是清明雨上折菊寄到你身旁

把你最爱的歌来轻轻唱

远方有琴愀然空灵声声催天雨

涓涓心事说给自己听

月影憧憧烟火几重烛花红

红尘旧梦梦断都成空

雨打湿了眼眶年年倚井盼归堂

最怕不觉泪已拆两行

我在人间彷徨寻不到你的天堂

东瓶西镜放恨不能遗忘

又是清明雨上折菊寄到你身旁

把你最爱的歌来轻轻唱

小长假的第一天,你做了什么?是外出踏青还是缅怀先人?不管是否春光明媚,在这个一年中最好的时节,不应该播撒下希望和美好吗?

我的一个春天

顾城

?在木窗外

平放着我的耕地

我的小牦牛

我的单铧犁

一小队太阳

沿着篱笆走来

天蓝色的花瓣

开始弯曲

露水害怕了

打湿了一片回忆

受惊的腊嘴雀

望着天极

我要干活了

要选梦中的种子

让它们在手心里闪耀

又全部撒落水里

??

由于业务不熟练,录完音频才发现

1
查看完整版本: 清明middot诗梨花风起正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