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无锡ldquo老底子rdquo清
TUhjnbcbe - 2020/12/22 22:06:00
兰州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31209/4304529.html

清明习俗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其实,清明节除了祭扫以外还有许多独特的习俗,只不过在快节奏的现代城市生活中渐渐被淡忘。

梨花风起,清明又至

一起回味无锡那些“老底子”清明风俗

预热篇

催燕

清明,在公历4月5日前后,即从隔年冬至起共天。清早,家家折杨柳枝条,插上门桶,叫做“催燕”。

捋“娘舅”

儿童嬉戏,将杨柳技条的皮剥开,捋成杨球,取其谐音,叫做“娘舅”。

踏青

清明时节,人们结伴而行到郊外,欣赏田园风光,称为“踏青”,现已发展为春游活动,到外地游览名胜。

鹞子

春节以后,到清明为止,本地原有放风筝的活动(清明,田里麦苗已长起来,放风筝停止,以免踏坏麦苗)。风筝俗名鹞子,有蜈蚣鹞、蝴蝶鹞、八角鹞等,还有儿童放的瓦爿鹤。

鹞灯

民国时期,叶巷村上的放风等是有名的。村人制作了三、四面大的风等,在晚上,用长长的麻绳拉着,趁着风势把它们驮起来放,绳上系着几十盏灯笼,带上夜空,似串成星斗,这叫做“鹞灯”,煞是好看。

祭祀篇

吃公堂

从前头,清明和冬至,同姓宗族有祠堂(祭祀祖先的场所)的都要祭祀祖先,以示慎终追远。凡年满16岁的男丁都到祠堂内,由族长(俗称老长辈)、房长带领祭奠。

祭祀礼毕,合族宴饮,叫做“吃清朋”、“吃冬至”,统称吃公堂。然后议事:清帐理财,整顿族规,调解家庭纠纷(如夫妻不和、兄弟分家、忤逆不孝等)。

飘白纸

各家在清明节或清明的前一天(寒食节)要扫墓,人们携酒馔、香烛至祖坟祭拜,同时飘红、白、*、绿彩纸,叫做“飘白纸”。有些客居异乡的游子,也要特地赶回扫墓,以表孝心。有的人家还对祖坟整修,植树培土。

“上坟”做东

“上坟”在无锡人心目中是一件大事,家里再穷也要准备酒菜去祭拜先人,绝不能亏待祖宗。每年上坟由各房轮流做东,做东的一房准备上坟所需的东西,如祭奠的酒食果品、香烛、纸钱等等。

按规矩,祭奠的酒菜需三荤三素,常见的有红烧鱼、豆腐等。桌旁另放一只盘子,里面放的酒菜据说是给墓旁的“邻居”享用的,意在彼此照顾着些。

坟亲带路

以前,惠山脚下绵延数里都是坟地,若没有坟亲带路是找不到自家的坟的。放好祭桌、摆上酒菜,上坟人向老祖宗叩头、化纸结束祭拜后,要给坟亲一笔费用,以酬谢他们平日对坟墓的照管。那桌上的酒菜,坟下的老祖宗当然不能享用,全归这些坟亲受用。

食俗篇

一月元宵,二月二撑腰糕,三月青团子,四月十四神仙糕,五月炒肉馅团子,六月廿四谢灶团,七月豇豆糕,八月糍团,九月初九重阳糕,十月萝卜团,十一月冬至团,十二月桂花猪油糖年糕。

除了香糯的青团,无锡的清明节令美食还有不少噢!喜宝在这里先卖个关子。莫急莫急,清明当天上菜!

编辑:少一

网络综合部分内容来源于无锡市史志办

“无锡日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无锡ldquo老底子rdquo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