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今日清明除了青团,清明节还能吃些什么
TUhjnbcbe - 2020/12/11 17:20:00

今天是00年4月4日

又是一年清明时,春风落日万人思。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祭祀节日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在这一天,人们会祭祖扫墓,缅怀先人。不仅如此,清明节也是草木吐绿的时节,许多时令美食新鲜上市,自古就有“吃清明”的说法。下面大家一起了解下清明吃什么,清明习俗有哪些吧!

清明果:青团

吃青团,是清明时节的传统习俗。油绿如玉的“青团子”只有清明前后才有,所以又被称为清明果。清明果最初是寒食节的食俗,后因清明节与寒食节的发展,被赋予了清明节。上好的青团,用艾草芽头挤出来的汁和糯米粉蒸制作而成,颜色鲜艳,翠绿欲滴,同时留有清香,诱人食欲。

蛋*肉松青团

By爱生活的馋猫vip

用料

主料:粘米粉克、糯米粉克、艾草00克

辅料:清水克、蛋*10个、肉松适量、糖0克、艾草00克

做法

1.艾叶焯水后捞出混合清水用料理机搅打成泥,过滤出汁液,喜欢吃浓点的可以直接加艾叶泥来揉。

.做艾叶青团皮之前先来处理蛋*,蛋*放在烤盘上,最好买新鲜的咸蛋磕出蛋*,这样口感最佳,要是用袋装蛋*建议用油浸泡一晚上。

3.放入ACA烤箱中层,度烤10分钟左右即可,烤好的蛋*放冷备用。

4.将糯米粉和粘米粉混合均匀后,加入糖,分次加入艾叶汁揉成团,不黏手即可,不要加太多。

5.将面团分成40克一个的小剂子,手捏开,放入适量的蛋*和肉松

6.蛋*用手稍稍捏碎,口感会更好。

7.然后包起来,放在油纸上。

8.全部做好后放在蒸架上,大火上汽蒸15分钟即可。

馓子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种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寒食节禁火,因馓子可储存数月不坏,被用来代餐。现在流行的馓子有南北差异,北方馓子大方洒脱,多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则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

炸馓子

By松鼠鱼77

用料

主料:面粉克、食用油0克、白糖80克、黑芝麻0克、鸡蛋1个、盐3克

辅料:温水适量、食用油适量

做法

1.白糖、面粉、食用油、盐、黑芝麻放在盆子中。

.搅拌均匀。

3.揉成面团,盖保鲜膜静置30分钟。

4.擀成薄片。

5.先切长条,再切小条,8刀为一个。

6.下油锅炸至金*。

7.沥干油就可以吃了,又香又脆超好吃

芥菜饭

清明时节,闽东地区大多都有吃芥菜饭的习俗。据说吃了芥菜饭,可终年不长疥疮。芥菜不但爽口好吃,还含有大量的叶绿素及维生素C,经常食用,能提高自身免疫能力,增强抵抗力。

芥菜炒饭

By牛妈厨房

用料

主料:冷饭1份、鸡蛋个、芥菜1棵、广东香肠1根

辅料:色拉油适量、细盐适量、料酒适量、香葱适量

做法

1.备好所用食材。

.锅里加少许油将香肠下锅煸香。

3.将煸香的香肠出锅,再将鸡蛋打入,炒至凝固后出锅备用。

4.锅里留少许油将芥菜下锅爆炒。

5.再将冷饭加入,炒至冷饭松散。

6.加适量的细盐及料酒提味。

7.再将炒好的鸡蛋香肠香葱下锅,炒至食材均匀挂味即可。

薄饼

厦门民谚有云“清明吃薄饼”,薄饼是清明祭祖必备的小食,闽南多地还保留着这样的习俗。老厦门人吃薄饼时,一般喜欢在薄饼皮里,卷上酥了油的海苔、油煎的蛋丝或抹一点辣酱,再搭配着各种蔬菜一起食用。

烙薄饼

By蕾宝的烟味生活

用料

主料:面粉00克、盐克、开水90克、凉水45克

辅料:油适量

做法

1.面粉中加入盐拌匀,分次倒入开水;

.用筷子拌成絮状;

3.然后倒入凉水、5g油;

4.案板撒适量面粉把醒好的面团继续揉至光滑,把面团平均分成大小相同的剂子,剂子个数要成对(操作方法同做饺子皮)

5.取一个剂子在一面均匀涂抹一点油在把另一个剂子叠放上;

6.轻轻按压一下用擀面杖擀成薄饼;

7.把饼胚放入预热好的平底锅里盖上盖子转中火,观察饼有气泡鼓起时迅速翻面,盖上盖子大概十几秒就烙好了(烙好的饼会鼓起来),烙好的饼放进透气的容器中盖上毛巾或者盖子防止风干;

朴籽粿

清明节做朴籽粿,是潮汕人民的传统美食习俗。潮汕有一种树叫朴籽树,叶椭圆形,果实大如绿豆,味甘甜。传说先人在饥荒年,采此树叶充饥度荒。后人为不忘过去,便在清明节采此树叶,和米舂捣成粉,发酵配糖,用陶模蒸制成朴籽粿。粿品呈浅绿色,味甚甘甜,据说吃了还可解积热,除疾病。

朴籽粿(潮汕小吃)

By竹上林巷

用料

主料:朴籽树叶60克、白糖60克、粘米粉15克、清水15克

辅料:泡打粉4克

做法

1.把朴籽叶摘下来

.用清水冲洗掉上面的尘土

3.树叶沥干水份,放进破壁机内,再加入15g清水

4.同时再加入白糖

5.破壁机用沙冰功能,直接打匀

6.加入泡打粉,这样可以使粿品蓬松

7.加入粘米粉,用手动打蛋器搅拌均匀

8.静置十分钟

9.蒸锅内倒入清水,放入模具

10.水开之后再倒入浆糊

11.盖上锅盖,大火蒸十五分钟,时间到,关火,打开锅盖

清明螺

俗语说得好:“清明螺,赛肥鹅。”清明时节,正是采食螺蛳的最佳时令,因这个时节螺蛳还未繁殖,壳中没有小螺蛳,肉质极佳。螺蛳的做法颇多,可与葱、姜、酱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炝,无不适宜。真可谓“一味螺蛳千般趣,美味佳酿均不及”

鲜炒螺蛳

By牛妈厨房

用料

主料:螺蛳克、辣椒个

辅料:色拉油茶匙、白糖少许、酱油1茶匙、料酒4茶匙、香葱适量、榨菜1包、姜1块、鲜辣粉半匙

做法

1.备好所用食材。

.用洗米水泡洗螺。

3.锅里加油下姜及辣椒煸香。

4.再将螺丝下锅爆炒并加适量白糖提个味。。

5.再加入酱油及榨菜条调味,炒制一下后加入半小碗清水。

6.焖至螺熟透,再加入适量的鲜辣粉调味。

7.最后再加入葱段调个鲜提个味即可。

清明茶

清明茶,是清明时节采制的茶叶嫩芽,新春的第一出茶。因为清明时节刚好是我国各地春茶采摘加工的开始,所以“清明茶”三字因此而来。清明茶香浓味醇,亦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有养肝清目、化痰除烦渴、清脑提神的功效,是一年之中的上佳饮品。

清明节除了可以享用美食,还有各种丰富的传统习俗。

扫墓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扫墓在中国起源甚早,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到了唐玄宗,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便有“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

踏青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放风筝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荡秋千

荡秋千,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插柳

据说,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节,是百*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

以上,就是小编盘点的关于清明节吃什么,清明传统习俗有哪些的全部内容了。小伙伴们,今年你清明节打算怎么过?欢迎评论留言哦~

你还会喜欢

清明前后一定要吃这8种“芽”,好吃又治病

▼点击图片直接查▼

天热了,不想胖只想瘦就吃它,一斤才两块钱

▼点击图片直接查▼

进入四月不吃肉也要吃它,营养丰富,增强免疫力

▼点击图片直接查▼

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今日清明除了青团,清明节还能吃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