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清明节了,小花粉们,关于清明节的小知识,你们了解多少?
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时间固定在公历的4月4日到6日之间。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古老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
清明节年被正式确立为法定节假日,规定当日放假一天,年修改为放假三天。
小花粉们,你们肯定知道清明节期间会放三天假,但是你们知道清明节的由来吗?
先给大家讲个故事吧!
在春秋战国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离开了家乡。他逃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干粮早就吃完了。这时候,有个叫做介子推的随从在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给重耳喝,令他十分感动。
后来,重耳做了国君,史称晋文公,他重重地奖赏了当年陪自己逃亡的随从,却偏偏忘了介子推。人们说晋文公忘恩负义,他羞愧不已,命人把介子推找来,这才发现介子推早已隐居山林,不问世事。为了让介子推出山领赏,晋文公又做了一件傻事——纵火烧山,他认为等大火烧起来以后,介子推自然会跑出来,没想到介子推品性高洁,宁愿被烧死在一棵老柳树下也不愿接受赏赐。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将他安葬在那棵烧焦的老柳树下,把他去世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率领众臣前来祭拜,发现老柳树长出了新芽,便赐名“清明柳”,并把寒食节之后的这一天定为清明节。
小花粉们,听了这个故事以后,相信你们一定知道清明节的由来了。
问题又来了,你们知道清明节有哪些习俗吗?跟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扫墓祭祖
扫墓祭祖,是清明节俗的中心。扫墓,是指到墓地祭祀祖先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
踏青
踏青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清明期间,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植树
植树指种植树木。清明期间气候回暖,春雨连绵,是种树的最佳时间,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并且这个习惯一直流传至今。
放风筝
放风筝作为有着三百年历史的民间传统游戏,也是清明节的节日习俗。可以在踏青的时候,带上风筝,和家人一起放飞风筝。
插柳
清明节,中国民间有将柳枝插到屋檐下的习俗。清明插柳习俗,其来源普遍存在三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另一种说法是为了驱*辟邪,还有一种说法是,此俗是为了纪念介子推。
荡秋千
荡秋千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之一。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身体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深得儿童喜爱。
除了上述六种常见的习俗以外,还有射柳、蹴鞠、斗鸡、蚕花会等习俗。
小花粉们,这就是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看完之后,你是不是对清明节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