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又到清明节,聊聊清明那些事儿,你知道
TUhjnbcbe - 2025/7/3 15:34:00

清明节是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每年阳历的4月4日至6日之间,历史可谓是非常悠久了。那关于清明节的传统文化,你又了解多少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清明节的传统习俗

扫墓——我们都知道,清明节大家会去祭祖、扫墓,这是因为古代时候,帝王将相会行“墓祭”之礼,后来在民间大家都在效仿,历代沿袭至今变成了中华民族的一项固定民俗活动。铲除杂草、放置贡品、在坟前上柱香,烧一些纸钱或者元宝,有时也会简单的献上一束鲜花,表达对逝去的人的怀念之情。

寒食节——清明节其实还涉及到另一个节日,那就是寒食节,寒食节又被称为冷节、禁烟节。在这一天不可以生火煮食,只能吃提前储备好的事物,所以被称为寒食节。但是现在社会,会在这一天真正禁火吃冷食的地方已经很少了。

踏春——清明节正值春意盎然的时候,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人们会趁扫墓之余在大自然间领略一番春天的美丽景象,或者去郊游、放风筝。一些小学和中学也会把春游活动放在清明节前后进行,带着学生扫墓的同时,还可以感受一番别样的春景。

2.清明节的小食

清明节,在北方长大的我好像没有在这一天吃过什么特殊的食物。但是到南方以来,在清明节这天会吃一种叫做青团(清明果)的小食。外皮是用艾叶做成的,人们将艾叶采摘回家后洗净,将艾叶捣烂并且和米粉搅拌在一起,搅拌过后就会变成碧绿色的面粉团。外皮就做好了。至于里面的馅料,那就和饺子一样更是多种多样了,有甜的也有咸的,可以根据口味自行选择。包完之后只要放在蒸锅里蒸熟,伴随着浓浓的艾草香,一个个晶莹剔透的青团就做好了。

3.清明节的诗句

提到清明节,我们总是会不由自主的背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那还有哪些关于清明节的诗句呢?小编摘录了一些,一起来看看吧!

唐·白居易《清明夜》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宋·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清明天气,永日愁如醉。台榭绿阴浓,薰风细。燕子巢方就,盆池小,新荷蔽。恰是逍遥际。单夹衣裳,半笼软玉肌体。石榴美艳,一撮红绡比。窗外数修篁,寒相倚。有个关心处,难相见,空凝睇。行坐深闺里,懒更妆梳,自知新来憔悴。

元·乔吉《折桂令·客窗清明》风风雨雨梨花,窄索帘栊,巧小窗纱。甚情绪灯前,客怀枕畔,心事天涯。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蓦见人家,杨柳分烟,扶上檐牙。

明·王馨《清江引·请明日出游》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可谓博大精深,流传至今的文化习俗蕴含了很多古人的智慧。我们要努力传承传统文化,不忘从前,铭记历史,更要面向未来。

读者们,关于“清明节那些事儿”,大家还能想起哪些?欢迎评论区留言哦~

1
查看完整版本: 又到清明节,聊聊清明那些事儿,你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