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与密室》的前三章,安老师带我们走进英国人的家庭生活,了解他们鸡飞狗跳的爱与日常。第四章则像一幅英国版的《清明上河图》,展示出英国社会的世间百态。
这里有热血的平民,也有冷漠的贵族;有用心呵护、爱意深沉,也有无商不奸、弱肉强食。
本章最突出的写作手法是对比:
同一人物的前后对比不同人物之间的对比不同阶层之间的对比
在各种巧妙而强烈的对比中,各色人物跃然纸上,交织出精彩的人世间。如果你想了解英国的阶层文化和社会百态,就跟Harry一起撒一把飞路粉,走进这魔法世界的滚滚红尘吧~
同一人物的前后对比
1少女Ginny
“ThemomentshesawHarry,Ginnyaccidentallyknockedherporridgebowltothefloorwithaloudclatter.”
金妮一看见哈利,就不小心把她的粥碗碰掉到地上,弄出了很大的响声。
—《哈利波特与密室》第4章
起初,是小鹿乱撞的羞涩少女。
“Sheemergedwithherfaceglowinglikethesettingsun.”
她出来时脸红得像落日一样。
—《哈利波特与密室》第4章
情窦初开,面若红霞。
“Shenodded,blushingtotherootsofherflaminghair,andputherelbowinthebutterdish.”
她点了点头,脸一直红到火红色头发的发根,胳膊肘杵到了黄油盘里。
—《哈利波特与密室》第4章
始终静默,却满是深情。
“‘Leavehimalone,hedidn’twantallthat!’saidGinny.ItwasthefirsttimeshehadspokeninfrontofHarry.ShewasglaringatMalfoy.”
“别烦他,他不想那样!”金妮说。这是她第一次当着哈利的面说话。她对马尔福怒目而视。
—《哈利波特与密室》第4章
但当Harry被小马尔福欺负,立刻挺身而出掷地有声,勇猛如剑齿虎。
2奸商Borgin
“Astoopingmanhadappearedbehindthecounter,smoothinghisgreasyhairbackfromhisface.”
一个躬腰驼背的男人出现在柜台后面,用手向后捋着油光光的头发。
—《哈利波特与密室》第4章
生意上门,粉墨登场。
“‘MrMalfoy,whatapleasuretoseeyouagain,’saidMrBorgininavoiceasoilyashishair.‘Delighted–andyoungMasterMalfoy,too–charmed.HowmayIbeofassistance?”
“马尔福先生,再次见到您真让人愉快。”博金先生用和他的头发一样油滑的腔调说道,“非常荣幸——还有马尔福少爷——欢迎光临。我能为您做些什么?
—《哈利波特与密室》第4章
油头粉面、油腔滑调。
“‘Selling?’ThesmilefadedslightlyfromMrBorgin’sface.”
“卖东西?”博金先生脸上的笑容稍稍减少了一些。
—《哈利波特与密室》第4章
无利可图,险些出戏。
“Bestfriendofthievesandplunderers!Yoursonhasfinetaste,sir.’”
小偷和强盗最好的朋友!您儿子很有眼力,先生。”
“‘Ihopemysonwillamounttomorethanathieforaplunderer,Borgin,’saidMrMalfoycoldlyandMrBorginsaidquickly,‘Nooffence,sir,nooffencemeant–’”
“我希望我的儿子比小偷和强盗有出息一点儿,博金。”马尔福先生冷冷地说。博金先生马上说:“对不起,先生,我没有那个意思——”
—《哈利波特与密室》第4章
逐利逐到鬼迷心窍,马屁拍到了马蹄上。
“Themomentthedoorhadclosed,MrBorgindroppedhisoilymanner.”
门一关,博金先生立刻收起了他那谄媚的举止。
—《哈利波特与密室》第4章
生意结束,瞬间卸妆。
02不同人物之间的对比
1德思礼家VS韦斯莱家
“TheDursleyslikedeverythingneatandordered;theWeasleys’houseburstwiththestrangeandunexpected.”
德思礼一家人喜欢一切都井井有条,韦斯莱家却充满神奇和意外。
—《哈利波特与密室》第3章
一个是循规蹈矩的中产,一个是自由自在的平民。
“WhatHarryfoundmostunusualaboutlifeatRon’s,however,wasn’tthetalkingmirrorortheclankingghoul:itwasthefactthateverybodythereseemedtolikehim.”
但是在哈利看来,罗恩家的生活最不寻常的地方不是会说话的镜子,也不是敲敲打打的食尸鬼,而是这里所有的人好像都很喜欢他。
—《哈利波特与密室》第3章
悲欣交集。无论你是谁,在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人喜欢你,总会有家在等你。
不过,即使是一家人,也形形色色、各有不同。
2韦斯莱家4个男孩
“RongazedlonginglyatafullsetofChudleyCannonrobesinthewindowsof‘QualityQuidditchSupplies’.”
罗恩恋恋不舍地盯着魁地奇精品店橱窗里陈列的全套查德里火炮队袍服。
—《哈利波特与密室》第4章
头脑简单的直男罗恩。
“InGambolandJapesWizardingJokeShop,theymetFredandGeorge.”
在蹦跳嬉闹魔法笑话商店,他们碰到了弗雷德和乔治。
—《哈利波特与密室》第4章
爱搞笑的双胞胎。
“TheyfoundPercy,deeplyimmersedinasmallanddeeplyboringbookcalledPrefectsWhoGainedPower.”
他们发现珀西正聚精会神地读一本非常枯燥的小书:《功成名就的级长们》。
—《哈利波特与密室》第4章
胸怀大志的学霸珀西。
3韦斯莱夫妇
“‘Youbecareful,Arthur,’saidMrsWeasleysharply,‘Thatfamily’strouble,don’tgobitingoffmorethanyoucanchew.’”
“当心点,亚瑟。”韦斯莱夫人告诫他说,“那一家人可不好惹,别去咬你啃不动的骨头。”
—《哈利波特与密室》第4章
冷静谨慎、审时度势的妈妈。
“‘Soyoudon’tthinkI’mamatchforLuciusMalfoy?’saidMrWeasleyindignantly.”
“你认为我斗不过马尔福?”韦斯莱先生愤愤地说。
—《哈利波特与密室》第4章
内心中二、爱争输赢的爸爸。
于是,当遭遇马尔福家的攻击和嘲讽时:
“Ginnywentscarlet.”
金妮的脸红了。
“RonwentasredasGinny.”
罗恩的脸和金妮一样红。
“MrWeasleyflusheddarkerthaneitherRonorGinny.”
韦斯莱先生的脸比罗恩和金妮红得还厉害。
—《哈利波特与密室》第4章
先是三张一脉相承的红脸蛋儿。
“TherewasathudofmetalasGinny’scauldronwentflying.”
哐当一声,金妮的坩埚飞了出去。
“MrWeasleyhadthrownhimselfatMrMalfoy,knockinghimbackwardsintoabookshelf.”
韦斯莱先生朝马尔福先生扑过去,把他撞到一个书架上。
“Therewasayellof‘Gethim,Dad!’fromFredorGeorge.”
不知是弗雷德还是乔治大喊:“揍他,爸爸!”
—《哈利波特与密室》第4章
然后就。。。怒发冲冠,爸爸冲鸭!
“MrsWeasleywasshrieking,‘No,Arthur,no!’”
韦斯莱夫人尖叫:“别这样,亚瑟,别这样!”
—《哈利波特与密室》第4章
唯有老母亲在一旁操碎了心。
03不同阶层之间的对比
与天气、下午茶、蛋糕一样,壁垒森严的阶级体系也是典型的英国特色。
出身贵族的马尔福家在各方面都迥异于韦斯莱家。
1资产
“‘We’rerunninglow,Arthur,’shesighed.‘We’llhavetobuysomemoretoday…ahwell,guestsfirst!Afteryou,Harrydear!’”
“不多了,亚瑟,”她叹了口气,“今天得去买点儿……好吧,客人先请!哈利亲爱的,你先来!”
—《哈利波特与密室》第4章
从学费到飞路粉,生活处处捉襟见肘。
“‘Gooddaytoyou,MrBorgin,I’llexpectyouatthemanortomorrowtopickupthegoods.’”
“再见,博金先生,明天我在别墅等你来拿货。”
—《哈利波特与密室》第4章
庄园宅邸、大户人家。
2价值观
“‘Youhavetoldmethisatleastadozentimesalready,andIwouldremindyouthatitisnot–prudent–toappearlessthanfondofHarryPotter,notwhenmostofourkindregardhimastheherowhomadetheDarkLorddisappear–ah,MrBorgin.’”
“你已经跟我说过无数次了,我要提醒你,当多数人都把哈利波特看成是赶跑黑魔王的英雄时,你不装作喜欢他是不——不明智的——啊,博金先生。”
—《哈利波特与密室》第4章
韦斯莱为保护家人不禁大打出手,马尔福教育儿子却冷静到只看利弊。
“‘Thoughifhisschoolmarksdon’tpickup,’saidMrMalfoy,morecoldlystill,‘thatmayindeedbeallheisfitfor.’”
“不过要是他的成绩没有起色,”马尔福先生语气更冷地说,“他也许只能干那些勾当。”
—《哈利波特与密室》第4章
明明望子成龙,却只会冷嘲热讽。这尊贵的身份何尝不是座牢笼?
3语言
“‘Dearme,what’stheuseofbeingadisgracetothenameofwizardiftheydon’tevenpayyouwellforit?’”
“我的天,要是连个好报酬都捞不到,做个巫师中的败类又有什么好处呢?”
—《哈利波特与密室》第4章
内心各种鄙夷,但身为贵族,语言上要用高级的反问句以示文雅。
“‘Inthatcase,perhapswecanreturntomylist,’saidMrMalfoyshortly.‘Iaminsomethingofahurry,Borgin,Ihaveimportantbusinesselsewheretoday.’”
“那么,也许我们可以接着看我的单子了吧。”马尔福先生不耐烦地说道,“我时间不多,博金,今天我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办。”
—《哈利波特与密室》第4章
内心极不耐烦,但也不能使用不礼貌的祈使句,依旧用词客气。毕竟是贵族,要体面。
4肢体
“ItwasMrMalfoy.HestoodwithhishandonDraco’sshoulder,sneeringinjustthesameway.”
是马尔福先生。他一只手搭在德拉科的肩上,脸上挂着和儿子一模一样的讥笑。
—《哈利波特与密室》第4章
韦家是一脉相承的热血,马家是一脉相承的傲慢。
“MrMalfoycrossedtheshop,lookinglazilyattheitemsondisplay.”
马尔福先生穿过店堂,懒洋洋地看着陈列的物品。
—《哈利波特与密室》第4章
家财万贯,看什么都没劲。
“HebeckonedtoDracoandsweptfromtheshop.”
他向德拉科一招手,昂首阔步地走出店门。
—《哈利波特与密室》第4章
头可断、血可流,贵族风度不能丢。
这就是罗琳眼中的贵族,表面上体面、客气,骨子里精明、冷漠。在他们眼中,弱肉强食,利弊第一。
与权贵阶层类似的,是一群随资本主义、消费主义的崛起,凭借光鲜亮丽的外表,巧舌如簧的营销而收获成功、收割粉丝的公众人物。
1明眸皓齿
“GilderoyLockhartcameslowlyintoview,seatedatatablesurroundedbylargepicturesofhisownface,allwinkingandflashingdazzlinglywhiteteethatthecrowd.”
渐渐地,他们望见吉德罗·洛哈特了。他坐在桌子后面,被他自己的大幅照片包围着,照片上的那些脸全都在向人群眨着眼睛,闪露着白得耀眼的牙齿。
—《哈利波特与密室》第4章
跟咱一样,西方人也爱明眸皓齿,所以眼妆要美,牙医很贵。
2时尚达人
“TherealLockhartwaswearingrobesofforget-me-notbluewhichexactlymatchedhiseyes;hispointedwizard’shatwassetatajauntyangleonhiswavyhair.”
洛哈特本人穿着一件勿忘我花蓝色的长袍,和他的蓝眼睛正好相配。尖顶巫师帽俏皮地歪戴在一头波浪般的金发上。
—《哈利波特与密室》第4章
家中糟糠之夫不修边幅还是秃头,看到这位明眸秀发,怎能不生少女心?
3流量明星
“‘Nicebigsmile,Harry,’saidLockhart,throughhisowngleamingteeth.‘Together,youandIareworththefrontpage.’”
“笑得真漂亮,哈利。”洛哈特自己也展示着一口晶亮的牙齿,“我们两个一起,可以上头版。”
—《哈利波特与密室》第4章
炫白牙齿、迷人微笑。营销的要义是炮制美好。
4时刻标榜
“‘Ladiesandgentlemen,Ihavegreatpleasureandprideinannouncingthat,thisSeptember,IwillbetakingupthepostofDefenceAgainsttheDarkArtsteacheratHogwartsSchoolofWitchcraftandWizardry!’”
“女士们先生们,我无比愉快和自豪地宣布,今年九月,我将成为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黑魔法防御术课老师!”
—《哈利波特与密室》第4章
官宣之词偶为心声,多为眼球。
然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民群众就这样掉入梦幻泡影,尤其是女性。
读完罗琳笔下这光怪陆离,却又酣畅淋漓的《清明上河图》,不禁为少年Harry担心,面对这纷繁复杂的世界,形形色色的声音,他该如何认知,如何自处?
想起电影《道士下山》中的场景。小道士背起行囊下山,老师傅送他到寺庙门口,临别时叮嘱他:一门之隔,就是两个天地。山下的世界,你没见过。好好坏坏,什么人都会遇到。遇到什么难处,都不要怕。记住师父的话,不择手段非豪杰,不改初衷真英雄。
滚滚红尘,但愿你会懂,该何去何从。
但愿我会懂,该何去何从。
祝,阅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