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厉害啦
我们都听过清明上河图
但是如果绣出一幅清明上河图来呢?
这可需要不小的毅力
柳林五旬大妈耗时三年成功绣出了一幅
长达6米的清明上河图
记者来到刘六香的家中,见到了这幅《清明上河图》十字绣的真容。画面逼真、气势恢宏的绣品针脚细密平整,人物形态各异,栩栩如生,集市街道、房屋楼阁、农家牲畜等场景细节逼真动人。铺展开整个绣品,犹如宋代繁荣盛景重现。
刘六香在被问到什么部分最难绣的时候,她表示人最多的部分最难绣,本身做生意买卖的多,拉车的,有的马,车,有的人,有的抬轿的,这部分的幅画用的时间最长,大概用了几个月。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绘制的不朽杰作,通过对市井生活的细致描绘,生动地再现了北宋时期汴京的繁荣景象。可由于全图有余个人物形象、26座桥梁,如此浩大的工程量让很多十字绣爱好者望而却步。刘六香6米长的十字绣虽然只选取了《清明上河图》全图的一部分,但也是最难绣的一部分。
年的一天,刘六香看见朋友们都绣十字绣来打发时间。她也研究了一下感觉十字绣也没那么难,于是花了两千多元钱买了《清明上河图》,打算挑战一下。
一开始,刘六香就买了两个小的,绣了一下感觉挺好的,并且觉得感觉绣出来真的是活灵活现。后来听人们说有一幅清明上河图,刘六香就想挑战一下自己,看是不是能完成这幅作品,于是她就买了那么一幅刺绣。
买下之后,刘六香就像“走火入魔”似的,没日没夜地绣,有时候甚至绣到凌晨两点多。有时她明显感觉自己颈椎酸得不行,不过看着已经绣了大半的《清明上河图》,她咬了咬牙,想着“决不能半途而废”。
刘六香在采访中表示:“这三年总算值了,绣十字绣需要很大的耐心,一针一线不能马虎,如果错一针就影响整体的美观,有时候绣的腰酸背痛,想想还是不能半途而废,还是要坚持下去。”
刘六香她付出了从未有过的辛劳,因为画面人物太多,结构复杂,稍有不慎就可能返工。由于长期伏案绣制,刘六香的身体大不如从前,一双手被磨地布满老茧,视力也急剧下降。
在采访中,刘六香老公张龙平表示:“(老伴)累的时候给她揉脖子,腿,胳膊,她耐心大,让她不用绣了,她却要绣。现在总算规规矩矩完成了。”
完工后,刘六香和自己的老公、邻居将《清明上河图》抖开,一直从头拉到尾,从远处看如同用笔绘成,大气磅礴,凑近看,一针一线毫不含糊,不失精致,如此巨幅的绣品真是栩栩如生。该作品不仅再现了这幅名画的面貌,还表现出十字绣简练雅致的特点,让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