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河南开封。清明小长假第一天清明上河园客流爆棚,数万游客摩肩接踵,园内石桥也被堵塞,游客连转身都似乎很困难。(涡旋视频)
有密集恐惧症的小伙伴们请绕开图片,直接看文字。
怎么样?又上演了一出人,从,众。网友们议论纷纷:
“春节的时候很多人选择就地过年,这是春节以后的第一个长假期,虽然只有三天,但是人们已经按耐不住了,纷纷带着家人出行。”
“这么多人都上了石桥,多危险啊!景区大能容纳这么多游客,但是,石桥承载力是有限的呀!”
石桥是清明上河园景区的经典打卡地,你知道石桥背后的秘密吗?你知道《清明上河图》背后的秘密吗?
现在就由我来细说一下吧!
01清明上河图
1、时间:北宋
2、作者:张择端
3、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
02四入宫廷
1、北宋宫廷,据考证,宋徽宗赵佶在卷首题五签,并加盖双龙小印(已佚)。
2、靖康之难之后,画作就到了金朝监御府书画官张著手里。
3、元朝灭金,画作又进入元朝皇宫。但是,后来被一个裴的装裱匠用赝品偷了出来,卖给他人。
4、明朝时,此画又到了严嵩手里。严嵩被抄家,画作就被收进了皇宫。
5、后来,太监冯宝获得此画并且题跋,据推测,是他偷来的。
6、明朝灭亡,画作就进入了清朝皇宫。
7、溥仪借赏赐溥杰之名,将画作盗出。
8、年溥仪逃亡,伪皇宫里一片狼藉,国宝流落民间,后被截获。放在东北博物馆,之后又拨交北京故宫博物院。
03盛世危图
与其说《清明上河图》是北宋作品,倒不如说它产生于两宋相交之际。因为这副画问世不久,北宋就灭亡了。
画面中出场人物众多,石井街道热闹,但是在繁华背后却处处显示出“危机和矛盾”。
1、这个亭子叫做“望火亭”,楼上是用来观察火情,楼下是兵营。可是现在呢?楼上没人,楼下却改成了茶馆。
2、如果不说,谁知道这里是兵营呢?门口坐着的这几位士兵,如果说他们是醉汉,也有人信。
3、这是汴京的城门楼,我们印象中的城门不应该是士兵重重把守的吗?怎么一个都有?不对,有,我看见了,原来他们是收税的。
4、大虹桥上有人在争吵,原来是骑着马的武官和坐着轿子的文官在桥上相遇了,他们谁也不让谁,仆人们吵了起来。
按说,虽然一文一武,但是好歹也是同事,有必要这样针锋相对吗?桥面也不窄啊!旁边也是可以通过的,要我说呀!还是画家聪明,他不声不响地就描绘出了官场上的矛盾。
5、桥上有矛盾,桥下也有。快看,这艘船的桅杆还耸立着,眼看就要撞到桥上了。这座桥也不是新修的啊!船上的人难道不知道吗?应该早早就把桅杆收起来的,这里也是突出了危机和矛盾。
6、这里是通过漕运运来的粮食,富人屯粮,操控城市粮食价格。宋徽宗时期,粮食贵了10倍之多。这里突出的是官民矛盾。
《清明上河图》在经历了颠沛流离之后,终于安安稳稳地回到了它曾经的家--紫禁城。这件国宝中透露出来的信息,还有很多,也等着我们去发现哦!
“一起考教师”旗下的“教师的枕边书”不仅为您提供最新的教育资讯,分享有价值的教育理念,更愿意成为教师心灵的休憩地,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