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春节春还春节美,春日春风过
TUhjnbcbe - 2025/6/22 9:12:00
北京白癜风专家有哪些 http://www.xftobacco.com/m/

“春还春节美,春日春风过。”南北朝萧绎《春日诗》。

春节(SpringFestival),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语又称过年、过大年,是农历正月初一。

不过中国历史上的“春节”并不是新年,而是特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后汉书.杨震传》中有载:“春节未雨,百僚焦心,而缮修不止,诚致旱之征也。”到南北朝时,“春节”则是泛指整个春季。而正月初一这天,历史上称为元朔、元日、新元、元旦、正日、元辰、新正等。

民国时期,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而农历正月初一定名为“春节”,从此以后“春节”才成为农历新年节日。新中国成立后,也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并列入法定假日,“过年”就是过“春节”。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结束。春节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亲朋团圆、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新春的习俗。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近20个国家和地区把中国春节定为整体或者所辖部分城市的法定节假日。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花市

新春佳节,广东有逛花市的传统。广州各区都有迎春花市,从农历腊月二十八直至除夕夜,人们每年必到花市“行花街”,逛街观花买花,以求新年行好运。

花市是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源于明末“花渡头”,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载,明代五羊门对岸有称花渡头者,“广州花贩载花入城,从此上舟”。清代中期,在藩署前(今广州财政厅前)出现夜间花市,19世纪60年代渐成年宵花市,迁至今天的北京路一带,形成西湖路、教育路商业区域的西湖花市,是历史最悠久的传统中心花市,享有“百年花市”的美誉,也保留着广府传统文化的风韵。后来各区都有自己的特色花市,更有荔枝湾水上花市,重现了历史悠久的水上鲜花交易场景。

诗词

瑶台第一层次张芦川韵,春节大雪三日

吴湖帆〔清代〕

粉饰楼台银饰地,霏霏烂月光。蔽空天外,鹅毛挥洒,鹤羽回翔。

上元镫未上,舞玉龙序闹春王。且凭赏,映吴绫一色,蜀素无疆。

辉煌。百花齐放,岭梅先占小池旁。辋川蕉景,山阴晴帖,一样文章。

谢庭传秀句,判絮飞、赌酌琼浆。耀云裳。试寒消玉帐,炬列牙床。

春日诗

萧绎〔南北朝〕

春还春节美,春日春风过。

春心日日异,春情处处多。

处处春芳动,日日春禽变。

春意春已繁,春人春不见。

不见怀春人,徒望春光新。

春愁春自结,春结讵能申。

欲道春园趣,复忆春时人。

春人竟何在,空爽上春期。

独念春花落,还以惜春时。

长相思二

徐陵〔南北朝〕

长相思。

好春节。

梦里恒啼悲不泄。

帐中起。

牕前髻。

柳絮飞还聚。

游丝断复结。

欲见洛阳花。

如君陇头雪。

二十四日

文天祥〔宋代〕

壮心负光岳,病质落幽燕。

春节前三日,江乡正小年。

岁时如有水,风欲不同天。

家庙荒苔滑。

拜年

文征明〔明代〕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己亥除夕拜年作

蔡新〔清代〕

蔡州万里竟废眠,新夜寰宇除旧颜。

拜得天伦穷地远,年年此夕尽团圆。

己雨初润干涸地,亥士高歌振霄宇。

喜如劲风破灰霾,乐君眸清见红日。

拜年人

苏泂〔宋代〕

来车去马拜纷纷,岁岁年年不惮烦。

拜得老人山上去,一番儿女各当门。

拜年人

苏泂〔宋代〕

小年踯躅随群队,长大悲伤怕物华。

爇罢天香天影室,不行人事便归家。

戊子元旦四首其一

程素绚〔清代〕

爆竹声惊一岁新,雪光如水水如银。焚香却爱祥烟结,临镜轻施黛色匀。

厨下初添留客馔,堂前时见拜年人。小姑出阁怜无伴,折取梅花当赏春。

人日嵩明道中二首其二

郑珍〔清代〕

茜红袖衩雪白巾,拜年女儿娇上春。杨林海边满花树,土主山头皆醉人。

赠弃少敏

项安世〔宋代〕

故国三千里,五行信偶然。

丈夫天下志,儿女客中怜。

荆鄂十守岁,衡潭三拜年。

新正纳殊祐,从此不孤眠。

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宋代〕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湿一作:满)

花市其四

屈大均〔清代〕

养花虽万室,花好出贫家。折自佳人手,枝枝带露华。

图片均来自网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古诗文网和网络资料。

1
查看完整版本: 春节春还春节美,春日春风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