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到
兰溪的时令美食又要增加一种
尝一口,唇齿留香
糯韧绵软,回味无穷
伴随着艾草的清香
带你回到儿时的记忆
一片艾草寄乡愁
三月,清明渐近,野地里的艾草泛出最鲜嫩的绿色。
清明粿、青团
捣艾草为汁,和粉作糕团
色如碧玉
印象中的清明是个属“阴”的日子,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的节日。“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庙垒垒青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用伤感悲情的诗句,描写了清明墓祭时的情景。
因而,每到清明,家家户户都要做一种叫清明粿的食物,用来祭奠先人,这种传统的古俗一直延续至今。
时过境迁,清明粿已不再是单纯的清明祭祀的意义了,在浙江兰溪,这种用艾草和糯米制成的粿子,已成为人们喜爱的传统美食和特色小吃,清明节做清明粿、青团早已成为人们约定俗成的习俗,尤其在农村更为盛行。
在兰溪,青团、清明粿有圆团形,也有饺子样。喜甜食的加入芝麻、红糖、山楂沙,吃咸味的包入春笋、腌菜、香菇、肉丝,最后上笼蒸煮。
出笼时,颜色如碧玉般翠绿。咬上一口,一股神奇的油润和淡淡的艾草香扑面而来。不经意间,淡淡的乡愁便在心底涌起,如同春日的江南烟雨,丝丝入扣。
“捣青草为汁、和粉做粉团、色如碧玉”,在清代美食家袁枚笔下,青绿的清明粿更像是春天里的一幅画,带着浓浓的春天气息。就小编来说,两个热气腾腾的清明粿,一碗白米粥,这才是春天的正确打开方式。不说咯,我要赶紧去吃清明粿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