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公历4月4日4月6
TUhjnbcbe - 2025/5/28 20:14:00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旧时也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固定在公历每年的4月4日至4月6日,农历上没有固定时间,而是春分后15天是清明节。提起清明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杜牧的《清明》一诗。这首诗也是小学必备诗词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传统节日的气氛越来越淡。当代人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感情已淡薄,但对国外的节日确记忆深刻。如果不是法定节假日三天假期,能有多少人记得清明节,记得中国的传统节日,更能了解传统节日的起源及其文化传承。

你还曾记得小时候在过清明的时候,家长们备上酒菜去先人的墓地拜祭。依稀记得是清明节的早上随着家长一起去,在长满绿油油麦苗的田间,以天作幕、以地作席,一起祭拜祖先,迎着春风在田野间踏青。从离开家乡到现在,这些踏青祭祖的活动已经很少去做过。往往都是规划着去哪里玩来度过节假日。之所以来写这篇文章是因为即将到来的清明节日、更是看到孩子的故事书中国传统节日由来的启发。希望能通过此文让我们对中国传统节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未来给我们孩子来讲解时可以信手拈来。更是让我们的文化得以传承、流传下去。

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传统祭祖节日。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清明节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

节日融合,清明节在历史发展中融合了寒食节的禁火、冷食习俗。传说寒食节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节日,在民间传说中寒食节虽与介子推有关,但寒食起源,并非为纪念介子推,而是沿袭了上古的改火旧习,即如《周礼》所说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清明节还融合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上巳节的习俗内容。上巳节,俗称三月三。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郊外游春等内容。

目前流传最广的清明节来源故事“寒食节”是流传最广的。清明节虽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但在全国范围盛行并设扫墓假期是在唐宋之后,唐玄宗颁布政令解决假期的问题。开始规定寒食节放假四天。宋代的寒食、清明也放假七天。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年12月7日,国务院第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其中规定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年,清明节正式成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

清明节主要习俗:踏青、植树、放风筝、扫墓祭祖、插柳、拔河、荡秋千、斗鸡、射柳、蹴鞠、蚕花会。

更有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清明节和农业有着密切的关系。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公历4月4日4月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