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无款,只此一卷;青绿千载,山河无垠”。春节后一段时间,各大社交平台都被“青绿腰”刷了屏。我又一次想借着“中国风”的东风,来给艺术史入个门。
在学艺术史的路上,我是踩过不少坑的。一本本又大、又厚、又专业的书常常让我想起我考研英语单词书的第一个单词——abandon,让我不由发出“艺术史入门难”的感叹。我将艺术史入门总结为“四大难”,分别是“难选择、难欣赏、难了解、难成体系”。好在,今天我看到了一本完美解决四大难的极简中国艺术史——《大话中国艺术史》。
1.KO“难选择”
据说中国艺术史有1万年了,如何从浩如烟海的艺术作品中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的?这简直要逼死选择困难症了。好在这本书都帮你选好了。这本书选取了7大艺术品类、4贴经典书法、件艺术珍品。每一件艺术品都是经典,每一件艺术品都有配图,特别是《兰亭集序》《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都是可展开设计,在有限的篇幅内,让你尽可能清楚的看清每一件艺术品,成功解救你的“选择难”。
2.KO“难欣赏”
解决了“选择难”的问题,此时你可能又面临着“欣赏难”,也就是我上看下看也看不出这件作品美在哪里。这时,这本书又在手把手教你了。以《清明上河图》为例,这幅不知从哪看起的长图,作者教我们用“沉浸式体验”的方式,将自己当作首次进京的外乡人,带你看张择端如何“用最简单的笔墨线条描绘最幸福的日常”。
3.KO“难了解”
鸳鸯说“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话!”虽然是骂人的话,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创作者和艺术品的联系密不可分。不了解创作者的艺术手法、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是很难了解作品的。本书的作者用最接地气、最有梗的方式让你了解创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比如苏轼“一般一般,天下第三”;比如宋徽宗“其实我想搞艺术”;比如唐伯虎“真的不是风流才子”。这里,我最喜欢八大山人的“世界以痛吻我,给他一个白眼又如何”这个痴人告诉我们“当我什么都不是的时候,我,既是一切”。
4.KO“难成体系”
过了一关又一关,你会发现还有最后一难——“难成体系”,不成体系恐怕终是零散知识,难以称之为艺术史。而这本书有极为清晰且有趣的历史脉络帮你串起整个中国艺术史。作者告诉我们,“中国艺术史,就是一个大写的‘人’。”原始时期是“婴儿期”;青铜时代是“儿童期”;秦汉魏晋是“青春期”……作者一步一步带我们看尽中国艺术史这个“最熟悉的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