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才是真正属于我们古老的
TUhjnbcbe - 2025/5/11 17:54:00

引子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07:07

年的春节已经离我们远去了,各位朋友是不是已从千里之外的老家日夜兼程的赶回自己打拼的城市,有人已经开始投入到新的工作和日复一日的繁忙之中,也有人还在回味和家人团聚的场景,但我们还是会一边感叹岁月的无情,一边又在感叹当今社会下年味已经越来越淡,但还是要享受并接受春节带来的疲累与无言的感觉!然而明天我们又会迎来中国另一个传统佳节-正月十五元宵节。不知元宵节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说到元宵节应该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也是我们华人一种原始崇拜与信仰的体现,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弘扬和传承!据民俗传说资料记载,元宵节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即正月十五,所以,古人就有正月十五闹元宵的传统。元宵节也称元夕或“上元节”、“天官节”、“小正月”、“春灯节”元宵节也是古人对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一种祈祷,也是后人祭祀“太一”天神的先声。早在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便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而现在人们把元宵节当成是对春节到来庆祝的延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过完正月十五元宵节才是过完这个年啊”!年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年曾有代表委员建议元宵节放假,但一直未实现。可能是元宵节太靠近春节的缘故吧!未来也说不定可能会放假呢,呵呵!

关于元宵节的传说有很多很多,比如点彩灯神话传说、东方朔与元宵姑娘的浪漫传说、袁世凯与元宵(袁消)转为汤圆的传说,而最有历史说服力应该就是汉文帝刘恒与元宵节的传说了,相传汉文帝是正式下令将正月十五命名为“元宵节”的皇帝!那为什么汉文帝刘恒要将正月十五这一天命名为“元宵节”呢?

据传当年汉高祖刘邦死后,刘邦与吕后之子刘盈(汉惠帝)登基为帝,然后当时汉惠帝(刘盈)年仅16岁尚且年幼,再加上汉惠帝(刘盈)生性优柔寡断懦弱无能,于是朝政大权一般都在其母吕后之手。23岁的汉惠帝(刘盈)病逝后,吕后与其家族的野心越来越大,想把刘氏天下变成吕氏天下,然大事未成时,吕氏却病死!其他诸吕便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襄耳中,刘襄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决了吕禄,诸吕不分男女老幼全部被处死!在“诸吕之乱”平定之后,众臣拥刘恒为新帝,史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元宵节经历了唐朝元宵赏灯的兴盛、宋朝的“妇女出游街巷,自夜达旦,男女混淆”的狂欢、元朝的消停、明朝的十天歌舞升平、清朝的三天灯火璀璨一直到现代依然是吸引万民欢腾,元宵节都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欢快的流淌,现在的元宵节已经是一项万民动手动脑的大型娱乐活动了,比如有吃元宵(吃汤圆)、猜灯谜、闹花灯、耍龙灯、踩高跷、舞狮子、划旱船、扭秧歌等等。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项最有趣的有关元宵节上好玩好看的传统项目:

1;元宵对灯联

相传,南宋晚期权相贾似道是第一个制作元宵灯联的人。镇守淮阴(今扬州)时,有一年上元灯节张灯,门客中有人摘唐诗诗句作门灯联“天下三分明月夜,扬州十里小红楼。”据说此联就是我国最早的灯联。此后历代都有人争相效仿!后有传说明成祖朱棣于某一年元宵节微服出游,遇一秀才谈得颇投机。朱棣便出上联试他才情,联云:“灯明月明,灯月长明,大明一统!”那秀才立即对出下联“君乐民乐,君民同乐,永乐万年!”后来的“永乐”便成为明成祖年号!你说这个灯联有意思不?

2;元宵猜灯谜

相传,灯谜在春秋时代就出现了,那时候叫“隐语”。到汉魏时才开始称为“谜”,一直到南宋时有人将谜语写在灯上,在元宵节这一天让人猜,这才有了后来元宵节猜灯谜的传统。后有传说乾隆于某一年元宵节微服出游,看到灯谜后,也命身旁的纪晓岚出一灯谜让陪驾的大臣们来猜一猜,于是纪晓岚思索片刻,便在宫灯上写下“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诗不是,词不是,《论语》也不是!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也是妙文!”乾隆与大臣们猜了很长时间也没有靠谱的谜底。于是纪晓岚自己揭开谜底那就是这个灯谜的谜底就是“猜谜”!你说这个灯谜有趣不?妙不妙?

3;元宵踩高跷

相传,踩高跷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和沿海渔民的捕鱼生活有关。据历史学家的考证,尧舜时代以鹤为图腾的丹朱氏族,他们在祭礼中要踩着高跷拟鹤跳舞。(见孙作云《说丹朱》);考古学家认为,甲古文中已有近似踩跷起舞形象的字。(方起东《甲骨文中商代舞蹈》)两者可互相印证。后有民间传说,春秋战国时期的晏婴,有一次出使邻国,邻国国人都要笑他身材矮小,于是他就装一双木腿,顿时高大起来,弄得那国君臣啼笑皆非。他又借题发挥,把外国君臣挖苦一顿,使得他们还狼狈。从此踩高跷活动由此流传民间,现在的踩高跷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项喜闹元宵的标志项目了!

4;元宵耍龙灯

相传,耍龙灯主要起源于人们对龙的迷信与敬仰,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古代人们用舞龙祈祷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耍龙灯也叫“舞龙”或是“龙灯舞”!在汉代民间就已经非常普遍流行了,经过千百年的沿袭、发展,耍龙灯已成为一种形式活泼、表演优美、带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舞蹈。每当新春佳节到元宵节期间,中国的大街小巷、城市广场商铺、农村各家每户都有了舞龙的踪迹!更是元宵佳节最赏心悦目的喜闹代表项目了!

正月十五元宵节虽然和其他春节、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上巳节)、清明节、端午节(五月五)、七夕节(七月七)、七月半、八月半(中秋节)、重阳节(九月九)、冬至节、除夕等这些中国传统节日并无两样与极致化,但事实上其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商业价值远远胜于其他节日,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这个意义就是元宵节还是中国最浪漫的一个节日,可以这么说,“中国情人节”可不是现在大家所普遍认为的七夕节(七月七)!因为七夕更倾向于是一个已婚女子过的节日,其内涵不但包括乞情,更包括乞巧、乞福。因此不能单纯地因为是牛郎织女相会就把七夕附会成“情人节”,严格意义来说,元宵节的“情人节”功能胜于七夕节。所以元宵节才是我们地地道道的“中国情人节”!

相传元宵节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外出自由活动,但是在元宵节这天却可以与姐妹们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是古代妇女最感兴趣的节日。在古代,平常女子特别是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都是“三步不出闺门”,只有到了元宵节和上巳节(三月三),才可以出来,甚至和男友幽会谈情。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比如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进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主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等等故事就是元宵灯会浪漫爱情发生的起点。所以正月十五元宵节才是真正属于我们中国人的情人节!

元宵节灯会上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浪漫愉快的故事恐怕是北宋王安石妙联为媒的故事了。据传王安石20岁时赴京赶考,这天正好是元宵节,边走边赏灯,路过一大户人家高悬走马灯,灯下悬一上联,征对招亲。联曰“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见了,一时对答不出,便默记心中。等到了京城,主考官以随风飘动的飞虎旗出对“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招亲联应对出,被取为进士。在归乡途中,又再一次路过那户人家,见招亲联仍无人对出,便以主考官的出联回对,被招为快婿。一副巧合对联,竟成就了王安石的金榜题名与洞房花烛人生之两大喜事。

元宵节在那时总是充满诗情和浪漫色彩,那个美妙时刻往往与爱情连在一起。在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总是充满着喜庆快乐欢笑与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氛围或是万民同乐之盛景,所以在历代诗词中,就有不少诗篇借元宵节这个喜闹时刻抒发爱慕之意与心情愉悦之情或是表达车水马龙之繁盛景象。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几首有关元宵的古诗词吧!

1;《京都元夕》作者: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2;《十五夜观灯》作者: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3;《解语花·风销焰蜡》作者:周邦彦

风消绛蜡,露浥红莲,灯市光相射。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年光是也。唯只见、旧情衰谢。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

4;《上元夜》作者:崔液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5;《元宵》作者:唐伯虎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当然有关描写元宵节的古诗词出了上面的五首外,还有很多很多,但是个人觉得最好的最著名的最有代表的还是文章开头引子部分的那首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这首古诗词完美的把元宵节和情人节相结合了!让我们再回味一下吧:

这首词的上半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就是描写正月十五元宵的晚上,满城灯火,尽情狂欢的景象: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

这首词的下半阕: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描写的就是在元宵灯会上青年男女对爱情的向往与憧憬:美人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身上香气飘洒。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这首词中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早已成为千古佳句了!

最后,一见传心提前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也祝各位未婚男女能在元宵灯会上遇到自己的有缘人!

有情人终成眷属!

单选

你认为中国的情人节到底是哪一天呢?

正月十五(元宵节)三月初三(上巳节)七月初七(七夕节)打开百度APP进行投票
1
查看完整版本: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才是真正属于我们古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