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这句家喻户晓的古诗
似乎是绝大多数人对清明的最初认识
提到清明
人们想到的往往是扫墓祭祖
难道古代的清明真的就只是这样吗?
小编来告诉大家
其实真实的情况并不如此哦
史料中记载
唐朝以前
寒食节和上巳节才是主流节日
而清明只是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
古语有云
“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预示着春耕的到来
直至唐朝
清明才被定为节日
史料中记载
唐朝以前
寒食节和上巳节才是主流节日
而清明只是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
古语有云
自古以来
清明期间都有许多活动
尤其在唐宋时期
清明与寒食相连
于是有了春天里的“小长假”
三五好友一起
放风筝、荡秋千、打马球
蹴鞠、踏青、拔河、插柳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如今上千年已经过去
清明仍兼具节气与节日的双重意义
表达着人们慎终追远的哀思情怀
并与踏青赏春的欢快气氛巧妙融合
让我们在和煦的春风中拥抱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