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名副其实的官二代。
杜牧是晚唐著名的诗人。写这首诗时,他在安徽池州担任刺史。池州位于江南,山清水秀,风景秀丽,有很多游玩的好去处。
话说这一年的清明,杜牧和友人约好到郊外踏青。天气晴朗,春暖花开,处处生机盎然。杜牧和友人玩的很尽兴,看看已到午时,准备打道回府。可是天公不作美,回去的路上,刚走了一会儿就下起了蒙蒙细雨。路上的行人纷纷加快脚步,各自往家赶。眼看着雨越下越大。杜牧和朋友就想找个小酒馆避避雨,顺便把午饭的问题也解决掉。可他们环顾四周,发现身处郊外,根本找不到避雨的地方。这可如何是好呢?
两个人正无计可施的时候,听到远处传来了悠扬的笛声。循声望去,看到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笛子迎面过来。两个人看到牧童就好似看到救星一般,赶紧问牧童,附近有没有什么酒馆之类的所在?牧童放下笛子打量了他们一番后,笑着告诉他们不远处的杏花村里就有很多酒家。说着还给他们指点了一下位置。两个人顺着牧童所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花木丛中隐约有酒旗晃动,这下好了,避雨和吃饭的问题都解决了。
在杏花村酒足饭饱之后,杜牧回想起这半日所历之事,一时诗兴大发,挥毫写下了《清明》这首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自此,杏花村的名声流传开来。酒借诗名,诗传酒名,越来越多的人一边吟诵着《清明》诗,一边痛饮着“杏花村”美酒。而杜牧,终于顺利升级,成为“杏花村”酒的形象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