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曹操是一个不得不说的政治家、军事家。在中国文学史上,曹操更是一个不得不说的文学家和诗人。作为“建安文学”的领袖,曹操的诗朴实无华、不尚藻饰,以感情深挚、气韵沉雄取胜。他的诗词作品数量不多,但却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这和他的人生经历、雄心壮志息息相关。
1.曹操最富有理想的诗:《对酒》
“对酒歌,太平时,吏不呼门。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咸礼让,民无所争讼。三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斑白不负载。雨泽如此,百谷用成。却走马,以粪其土田。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以黜陟幽明。子养有若父与兄。犯礼法,轻重随其刑。路无拾遗之私。囹圄空虚,冬节不断。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德广及草木昆虫”。
《对酒》是一首描绘太平盛世的诗歌,描绘了一个没有官吏上门催租、政治清明、五谷丰登、国富民足、路无拾遗、人人皆得寿终的美好社会。曹操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展现了他对人民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