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清明节气清景明,追思故人
TUhjnbcbe - 2025/2/28 18:36:00
白癜风初期治疗方法 http://www.txbyjgh.com/m/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每至清明时节,总是不由得想起杜甫的这首诗词。纷纷细雨带来满园春色盎然,亦是诉说着对亲人先烈的思念和敬畏。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仲暮春日之交,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正是春游好时候。在中国,清明踏青春游的习俗由来已久。而在青岛农大的校园中,你可以看到同学们在课后闲暇之时,三两成群结伴迎接春天的到来。每每这时,朋友圈里总会被满园春色所刷屏。同学们或是欣喜着记录下感受美感的瞬间,又或是与春光和影,将笑容留在校园的每一处角落……看那辛夷、樱花争相盛放挂满枝头;微风拂起垂柳条条照映湖面。漫步花香甬路,沐浴和煦春光,自是陶醉青岛农大的春景之中,感受满满春意围绕身旁。

气温回升,万物苏醒,人们体中的运动细胞也开始雀跃起来。踢蹴鞠、荡秋千、放纸鸢、拔河斗鸡……这些活动逐渐成为清明的习俗流传至今,给人们带来春天的乐趣。青岛农大同学们亦是如此,“咚、咚、咚……”篮球在手掌与地面来回着、跳跃着,突而又加快步伐,冲破防线、起身跳跃;足球在脚底穿梭前进,旋转着高高飞起,落地卷起些许尘土与碎草,继续向前奔去;顺着嬉笑声抬头望,只见那风筝腾空而起,一收一放,一张一弛,风筝顺风而上,直达碧霄,交映着和风暖阳缓缓

对于清明节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踏青郊游、亲近自然的节日,其习俗亦是多式多样。像是外出春游时折柳插柳驱邪避疫,又或是江南地区制作青团小吃,艾草汁和入糯米之中,软糯清甜,是不少江南人记忆中“春天的味道”。再有山东一些地方吃冷饽饽、冷高粱米饭、鲁北地区保留下来南北朝时期便有的“顶鸡蛋”的游戏,孩童用煮熟的鸡蛋互顶,谁的鸡蛋先破便是谁输……或大或小的节日习俗代代相传,直至今日,成为了不同学子心中不同的清明记忆。

虽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域形成了不同的风俗习惯,但相同的是人们在清明这一天礼敬祖先,追思缅怀。这其中蕴含着慎终追远的民族精神,彰显着中华文明中的祭祀文化。清明节当天人们按照传统,进行扫墓祭拜,四方的游子不顾路途遥远,返回家乡相聚一堂,既是表达对先祖敬意的一种形式,亦是团结家族亲人的一种契机。除了祭拜自己的祖先以外,人们亦会致敬革命先烈。前往烈士陵园敬献花圈,凭吊烈士英魂,谨记当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清明节的习俗亦有了现代化的转变。网上祭扫活动应运而生。在一方活动网页,人们可以送上鲜花,书写下对于烈士的敬意与哀思。穿越空间上的隔阂,更为方便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亦有以鲜花代替烧纸,电子花灯代替鞭炮的更为“清明”环保的号召出现。简化的形式背后却推动了人们更多的心灵祭拜。

受疫情影响,清明祭拜有了更多的形式,清明寄思有了更多的选择。与时俱进的是仪式,不变的是流传的礼节和情怀。清明节的细雨纷纷更像是一种文化的象征符号,寄托着对前辈的追忆和对春天万物复苏的美好憧憬。

王雯莹

王亚赛网络

1
查看完整版本: 清明节气清景明,追思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