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药可以治白癜风 http://www.jk100f.com/气清景明·清明4月5日前后为清明节气,气清景明之意,正是鸟语花香的盛春时节。言万物去故而从新,莫不鲜明之谓也。万物生长此时,皆清净明洁,故谓之清明。清明之名,便表征了这一时节的天气是清新、明媚、和暖的。时令丨之趣古人描述的清明物候是: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注:意思是说,这个时节先是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回到地下洞中,喜阳的小鸟来了,雨后的天空也可以见到彩虹了。]阳春时节,人们以花叶为养。《洛阳记》:寒食日,妆万花舆,煮杨花粥。《遵生八笺》:青精饭:用杨桐叶,并细叶、冬青叶,遇寒食,采其叶染饭,色青而有光。食之资阳气,道家谓之青精干食饭。今俗以夹麦青草捣汁,和糯米作青粉团,乌桕叶染乌饭作糕,是此遗意。《法天生意》:三月三日,采桃花浸酒饮之,除百病,益颜色。《万花谷》:春尽,采松花和白糖或蜜作饼,不惟香味清甘,自有所益于人。清代的《帝京岁时纪胜》记述:三月采食天坛之龙须菜,味极清美。香椿芽拌面筋,嫩柳叶拌豆腐,乃寒食之佳品。清明丨断雪清明时节,二十四节气起源地区大多是清明断雪,谷雨断霜,雪初断,雨尚少。平时杜甫很忙,清明时杜牧最忙,人们最乐于引用他的清明时节雨纷纷来描述清明气象。不过,雨纷纷的清明,往往只属于江南。京华尘土春如梦,寒食清明花事动。马上风来乱吹塕,秾桃靓李杳然空。虽然说最美人间四月天,但四月的风沙,几乎是人们在春天最大的困扰。古人说:仁如春风,惠如冬日。但风太大了,同样是烦恼。盛春时节,气温往往涨跌急促,人们仿佛经常在几个季节之间穿越。春时,晴霁即如夏,阴雨即如冬。清明后,谷雨前,柳结浓烟,花絮似新棉。人们在享受温润的东风造就的满路桃花春水香的时候,却也会因飘飞的柳絮而发出一天柳絮东风恶的感慨。又到了树一嘚瑟就掉毛毛的时节,人们会有些烦,但一想到卷絮风头寒欲尽,便释然了。这只是春天的一段花絮,花絮落尽,便是暖洋洋的日子了。曲水丨流觞三月初三是上巳节,它是古代一个祓除祸灾、祈降吉福的节日。古人会在这一天聚集到溪水边,把倒满酒的杯子放在水面,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是为曲水流觞。三月上巳,宜往水边饮酒燕乐,以辟不祥,修禊事也,这渐渐成为一种雅致的风俗。公元年,正是在这个节日里,微醺的王羲之,写就了著名的《兰亭集序》。那一天,恰好天气不错,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年农历三月初三,是4月22日,临近谷雨,那一年的谷雨为4月24日,清明为4月8日)。这种快然自足的状态,或许与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天气相关。古人说,阳春时节,宜懒散形骸,便宜安泰,以顺天时。网友觉得这是甚慰朕心的一则古训,终于为自己的懒散,找到了古老的依据。进入阳春,曾经有时段相似的三个节日:寒食节、上巳节、清明节。最终,清明节融汇了寒食与上巳的诸多习俗,完成了中国古代节日体系当中最大的一宗兼并重组。于是,景色清明的清明,也是踏青寻春的清明,更是慎终追远的清明。宋英杰:今时清明=古时清明+寒食+上巳诗情画意·清明《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日对酒》宋·高菊涧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临安春雨初霁》宋·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破阵子·春景》宋·晏殊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郊行即事》宋·程颢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插画/吴冠中慎终追远·清明清明,唯一一个成为中国传统节日的节气。每年4月5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为清明节气开始。今年4月5日9时51分,迎来“清明”。△金城春景山水图轴(局部)图自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