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一个展览看两千年中国文脉,盛世修典
TUhjnbcbe - 2025/2/11 19:39:00

怎样的展览担得起“盛世”之名?怎样的展览又能在半天时间里看尽两千年的中国绘画艺术?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做到了。

从9月29日起,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展览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署和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盛世修典不仅是这个展览的名字,也是一个历时十七年、横跨海内外、规模浩大的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是由浙江大学、浙江省文物局编纂出版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

“中国历史绘画大系”经过17年的收集整理,收录海内外余家文博机构的纸、绢(含帛、统)、麻等材质的中国绘面藏品余件(套)。其中国内藏品件(套)、国外藏品余件(套),涵盖了绝大部分传世的“国宝”级绘画珍品。先后编纂出版了《先秦汉唐画全集》《宋画全集》《元画全集》《明画全集》《清画全集》共计67卷余册。

这是迄今为止同类出版物中藏品收录最全、图像记录最真、印刷质量最精、出版规模最大的中国绘画图像文献。今年四月曾在浙江省美术馆做过阶段性成果展示,本次在国博的展出堪称是将十七年的成果毫无保留的展示给了公众,《千里江山图》《捣练图》《清明上河图》《韩熙载夜宴图》……你能想到的中国画传世名作这个展览上都有,这些在中国美术史中的重量级文物前所未有的汇聚在了一起。

盛世修典是信息化活化文物应用的典范,本次展览包含“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千古丹青寰宇共宝”和“创新转化无界之境”三大板块,通过文字、图像、多媒体技术的融合展示将中国画恢宏的历史和卓绝的成就铺陈在观众面前。

都是复制品,这个展览有什么看头?那还真的和一般的展览大有不同。首先盛世修典是一次整合性的大展,大部分时候我们所能看到的古代美术作品展都很零碎,尤其是看不到散落在海外的展品,盛世修典将分散收藏于国内外同一朝代、同一流派、同一画家、同一主题的画作分门别类的整合在一起,强烈的凸显出一个时代、一个画派的气质和中国绘画的发展源流,把中国美术史搬进了展厅。其次,盛世修典是一个科技含量极高的展览,在“取像传真”板块,我们能看到二十年来针对石窟文物数字化成果的集中展示,这里有大足石窟、莫高窟、龙门石窟等中国五大石窟中代表性龛像的等比例复制品,远在山崖的佛像如今近在咫尺,佛像的细节、岩石风化的痕迹纤毫毕现,令人惊叹。

这些复制品是通过3D打印技术实现的,这一技术是浙江大学重要的学术贡献,不可移动的文物通过3D打印等比复制成为可移动文物,让我们看到了不可移动文物的展示的未来图景。

这些复制品画作超清细节让不少观众大为惊叹,事实上,这些超高清的画作是以最先进的拍摄、制版、印刷技术再编撰出版的。为保护原作,不少稀世之珍已经多年不曾打开拍摄,对于任何一家博物馆来说,要打开这些小心翼翼保存着的珍宝绝对要非常慎重。以宋画为例,据悉,故宫藏有幅宋画,故宫虽存有这些画的标准图像资料,但为了满足“中国历史绘画大系”的出版要求,经过慎重研究后,故宫将这些画作的原作全部打开进行拍摄,本次展览中备受观众瞩目的《千里江山图》就是其中一幅。

科技让艺术让艺术“活“起来,科技的进步让艺术有了更多可能,让人们半天看遍千年,综览古今,感受文化的力量。

图片授权来源雅昌艺术网

摄影:王丽静

扬子晚报

紫牛新闻记者沈昭

校对王菲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个展览看两千年中国文脉,盛世修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