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清明》每年清明,总是阴云惨淡,细雨绵绵,上天好像怜惜人世间的思念之苦,故来契合行人一脸的愁苦之容,映衬大地间的悲凉气氛。清明节,那些故去的亲人唤起你怎样的思念,昨日的岁月可曾让你胸口悸动,引的你泪水涟涟?清明02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南唐词人·冯延巳·《踏鹊枝·清明》柳树泛青,柳丝舞动,冬日里枯黄的柳条转眼已变得绿意盎然,那落絮纷飞的时节岂不也在转眼之间?红杏花开,夺目枝头,仿佛就在昨日,今日已是清明时节,雨丝纷飞。古人,今人一样,都在慨叹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时间过得太快了,尤记得爷爷、奶奶慈爱的面容,可阴阳两隔已过经年;尤记得爸爸、妈妈年轻的面孔,可如今已是白发苍苍,满脸倦容;儿时的玩伴,青春时的欢乐时光仿佛就在昨日,可转眼间已到不惹之年。时间过得太快,眼前看的是绿柳青青,脑海中想的是漫天飞絮;昨日的红杏花开,今日的清明细雨,仿佛在提醒着人们,一定要珍惜眼前,珍惜眼前的人,珍惜眼前的情,珍惜眼前的拥有!因为时间飞逝,从孩童年少到鬓发斑白,从垂暮老者到黄泉过客也可能就在转瞬之间。词人一觉梦醒,便有如此感悟,你呢,可有同感?清明03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宋·高翥·《清明日对酒》清明时节,寂静的坟头便多了几许喧闹,外出的儿女带着子女回乡祭扫。悲是真的悲,思念是真的思念,痛是真的痛,孝顺是真的孝顺。不见那冥纸成灰,飞灰漫天,化作了翩飞的白蝶;不见那相思成泪,泪滴成血,染红了山头的杜鹃。可是,终究要曲终人散,更何况阴阳两别。日薄西山,各自归家,坟头又是一片寂寥。“狐死必首丘”想必萧瑟的坟头只剩了独眠的狐狸吧!“死者长已矣,生者自生存。”无论多么思念,无论多么悲切,死者终会被淡忘在琐碎的生活中,终会被淡忘在时间的流里。不见那夜晚,在灯前嬉戏欢笑的一对儿女,对逝者可曾有半点思念?思念还是有的,只存留在最亲近的人心里,但是最亲近的人也会消散在时间的流里,那逝去的人便真地消亡了,灰飞烟灭,和光同尘,这个世界,仿佛不曾来,也不曾去。人生最长不过百岁,何必常怀忧愁!那洒在坟头的美酒可曾有一滴流到了黄泉,那火中的堆堆纸扎可有一张送到了阴间?活着就要好好地活,不误花期,不耽美酒,珍惜当下,把握眼前。这是诗人清明祭扫时的人生顿悟,你又悟到了什么呢?扫墓年4月2日荣原创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