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寒食节是什么节日,你知道吗?他在冬至后的天,也就是清明的前1~2天,是古代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日,在唐代被定为法定假日,在这一日,禁烟火,只能吃冷食。在唐代有这么一位诗人,他就是因为做了一首《寒食》的诗歌,被皇上看中,不断的升官,他叫韩翃。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
《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翻译过来是这个意思:
春季的京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的柳树,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赐新火,袅袅青烟散入权贵豪门的家里。
注释:
春城:指的是春天的京城(长安)
御柳:皇城里的柳树。
汉宫:这里用汉代皇宫来借指唐代皇宫。
传蜡烛:宫里传赐新火
五侯:泛指权贵豪门
诗词品析你好你好你好,
暮春时节,天气温和了许多,景色宜人。“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在这里,第1句就展示出寒食节长安城的迷人风光,把“春”和“城”联结起来,造语新颖,富于美感,给这座城带来了活力与激情,“无处不飞花”运用双重否定表达了强烈的肯定语句。把春天的京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描绘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第1句写的是整个长安城,特别是一个“飞”字,把花朵在空中飘荡的感觉描绘的淋漓尽致,一个唯美的画面出现在我们的眼前。第2句则撰写皇城里的风光。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里的柳树。在寒食节有个习俗就是插柳,作者在这里写柳树贴题。“斜”将柳枝舞动的情景写在了我们的心里。有柳树和繁花这两种景物也可以看出季节是暮春时节。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这两句诗,由白天转到了晚上,这寒食节本来是有禁止烟火的,但只要得到皇上的许可,就可以使用烛火,传”挨个赐予的意思,这个动态的描写,写出了当时的等级森严。“轻烟散入”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宫中走马传烛图,虽然既没有写马,也没有写人,在那袅袅飘散的青烟告诉的这一切,使人受到了烛烟的气味,写出了只要是有权,有势的权贵阶层完全不被禁令所约束。
作者在这里运了借古讽今的表现手法,来批判特权阶层。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讽刺之情,
作者介绍
韩翃(hóng)(-),字君平,南阳人,唐代诗人。擅长写送别题材的诗歌,与钱起等诗人齐名,时称“大历十才子”。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而被唐德宗所赏识,晋升不断,最终官至中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主要作品《寒食》、《河上寄故人》、《寄柳氏》等。
《寒食》考评练习
1、诗歌前两句用、两个字点明暮春时节,后两句、两个词点明了享受特权的对象。这两句中描写的景物有。
2.今天人们用诗中的,渲染美丽的景色。
3.本诗的主题是什么?体现在哪几句?
4.第一句中的“无处不”可不可以换成“处处都”为什么?
5.后两句中,哪个词用得最好,试着分析?
6.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朝代)(人名)
7前两句的意思是。
8.诗中的飞花可以换成落花吗?为什么?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在《寒食》中那两句就表明了这个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