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清明节传统文化习俗做青龙饺上观新闻
TUhjnbcbe - 2024/12/27 17:35:00
治白癜风南京哪家医院好 http://www.zherpaint.com/m/
    

在松江有句老话:“亭林馒头张泽饺,叶榭软糕呱呱叫。”其中的“张泽饺”就是青龙饺。清明节,在松江浦南地区,制作青龙饺是当地的一项传统文化习俗。做法与青团相似,都是用糯米粉和面,加上青草汁,包上赤豆馅,看上去碧绿如玉,外形像水饺,也像一个元宝。实际上不止张泽地区,每到清明,浦南的农家们会把制作青龙饺提上日程。

家住泖港镇焦家村的徐玉萍今年已经40多岁了,擅长各种传统美食的制作,“做青龙饺是老一辈传下来的风俗,到了清明节都会做一些,送给亲戚朋友们。”

做青龙饺难度并不大,贵在取材的天然和工序的考究。徐玉萍的爱人一大早就出去找青草了,“这些青草都是依河而生,看上去像小麦,清明节大家做青龙饺的多,有时候要骑车跑到叶榭去找。”

采回来的青草,清洗干净后捣碎成汁。接下来就是准备包青龙饺用的面皮了。普通糯米粉与水磨糯米粉按比例混合在一起,这样才能糯韧绵软,再加上准备好的青汁搅拌。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徐玉萍舀出一部分,继续用青汁和面制作成面饼,下锅煮熟。随后,将面饼捞出揉到糯米粉中,反复揉搓至表面光滑。按照徐玉萍的经验,冷的青汁与热的面饼充分结合,吃起来才更加劲道细腻。

面皮准备好,接下来就是包馅了。“传统的就是豆沙馅,我们也一直沿用这个口味。”徐玉萍告诉记者,除了青龙饺,也会包一些青团,相比之下青团的难度更大一些。好朋友张惠珍过来帮忙,姐妹俩你包青团我包青龙饺,一折一捏间,很快就包满了一蒸笼。为了看上去更美观,徐玉萍还自己制作了一把工具刻刀,在青团上刻上花纹,再点上一粒枸杞,绿莹莹间一点红,像是绽开的花瓣,煞是好看。

“7分钟有点生,9分钟就有点软了,蒸的时间要刚刚好。”徐玉萍在手机上设置好计时器,时间一到,揭开锅盖,刚刚出锅的青龙饺,碧青油绿,还夹杂着淡淡的青草香气,从色泽到口感都带着春天的气息。

青龙饺据传始于清代,清明节时用大盆把青龙饺盘成龙状用来祭祀,但是对于其具体的形成时间、缘由并没有详细的文字记载。如今,青龙饺的祭祀功能虽已弱化,但是作为清明美食的代表,青龙饺已然成为了松江浦南节令特产的文化符号。

■文牛立超■图牛立超

■视频隋垚

■栏目责编陆佳

■栏目主编周样波

    

上观号作者:上海松江

1
查看完整版本: 清明节传统文化习俗做青龙饺上观新闻